陳瑩


◆摘? 要:在物理課程中應用學習進階理論,可將某個核心概念、某一學段或整個物理課程有效整合,幫助學生形成物理觀念,提高物理核心素養。“自由落體運動”對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的形成具有承上啟下作用,根據學生現有水平確定進階起點,通過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的要求,制定學習進階目標,合理設置連接起點與終點的進階層級與進階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穩踩階梯,步步向上。
◆關鍵詞:學習進階;核心素養;自由落體運動
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NRC)將學習進階定義為“隨著時間的不斷增加,學生對于某一學習主題的思考和認識不斷豐富、精致和深入的一種過程”[3]。學習進階理論說明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分階段逐漸加強并深化的,將學習過程梯度劃分,連接認知過程的起點和終點,明確認知發展路徑。本文結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由落體運動”一節,探究學習進階理論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1學習進階起點與障礙
根據學生現有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整理學生易錯迷思點,現將本節課的進階起點與障礙確立如下:
2學習進階目標
根據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基于核心素養的要求,現將本節課的學習進階目標確立如下:
3教學實踐過程
3.1設計生活實驗,引發認知沖突
演示實驗1:大小相同的鐵片和紙片,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設計實驗,讓輕的物體先落地,比如輕重不同的兩張紙,將小而輕的紙片揉成紙團,與大紙片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結果輕的紙團先落地。學生得到相互矛盾的結論。
演示實驗2:牛頓管實驗。
結論: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只受重力時,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相同。
引入概念:物理學中,把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計空氣阻力,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3.2自主實驗探究,提升科學素養
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容易猜測得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但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是一大難點。
教師可通過設問有效引導:(1)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方向的,安裝打點計時器有什么注意事項。(2)得到紙帶上的數據后,怎樣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3)通過實驗數據怎樣求解加速度。
學生小組交流、演示匯報:(1)將打點計時器豎直固定在鐵架臺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一端與重物相連,讓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保持紙帶、限位孔與重物豎直方向共線,接通電源再釋放重物,取下紙帶。(2)處理數據發現,相鄰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基本為定值,由此可判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3)通過“逐差法”或圖像法計算加速度大小。
3.3知識遷移應用,有序學習進階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自由落體儀與光電門,再做實驗定量驗證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由于速度的測量相對復雜,易有誤差,所以本實驗測量位移與時間,利用excel建立圖表得到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
再次實驗:改變實驗物體的質量和大小,改變光電門的位置,多做幾組實驗,可發現描繪的圖像都與之前的直線重疊,引導學生總結不同的物體,在同一個地點,自由落體加速度是相同的。
信息歸納:根據教材上“不同地區的自由落體加速度數值”,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自由落體加速度的特點。
3.4解決實際問題,鞏固進階成果
趣味游戲:抓直尺測量反應時間,解釋其中的原理。
設計意圖:通過解釋趣味游戲的原理,整合本節課相關知識,讓學生根據實際問題,建立物理模型,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階成果。
4結語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個物理課程中,我們應著眼于核心大概念與物理觀念的形成,將其“臺階式”地分層教學,在此基礎上,將“大臺階”劃分為若干“小臺階”,學生能夠踩“小階”,登“大階”,使學生慢慢形成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逐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點解讀[J].物理教學,2020,42(02):2-5.
[2]李道恒,楊克燦,王小蘭.2017版全國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解讀[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75-176.
[3]何春生,郭玉英.基于學習進階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功”為例[J].物理教師,2016,37(10):2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