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霏
摘?? 要:通過對CNKI中兒童科學教育研究領域的文獻數量、作者、研究內容、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后得知,兒童科學教育的文獻數量雖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相關的研究卻大多都集中在東部地區。為此,為推動兒童科學教育研究的發展,需在全國范圍內重視對兒童科學教育教師的培養,需重視家庭科學教育的重要作用,并要改變研究者評價體系,鼓勵研究者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兒童科學教育;內容分析;師資培養;家庭教育;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15-0058-03
一、研究目的
中國教育部制定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 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在這五大領域的研究中,科學領域的研究不僅較為薄弱、研究成果較少,而且與其他四大領域相比發展也比較緩慢。本文將運用內容分析法對中國3~6歲兒童科學教育研究的現狀進行量化分析,以研究其發展特點和趨勢。
二、研究方法和過程
(一)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是研究者通過對文獻顯性內容特征的系統分析,得到與之相關的潛在內容特征的推論,是一種對具有明顯特性的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它建立在對現有資料的定量分析基礎上,旨在揭示內容背后隱藏的行為、態度和價值觀念。
(二)研究對象
以“幼兒園、幼兒、兒童、科學、科學教育”為關鍵詞,在CNKI上進行高級檢索,查找2000年至2019年有關3~6歲幼兒園階段兒童科學教育的文獻,并以這些文獻為研究對象,對中國的科學教育研究文獻做系統的處理和分析,從而發現中國兒童科學教育發展的特點和趨勢。CNKI既是全球領先的數字出版平臺,也是中國最大的網絡資源數據庫,在CNKI中,可以檢索到通過正規期刊發表的文章以及碩士、博士論文,所以文獻比較齊全,可信度較高。
(三)分析維度
經過對CNKI上關于兒童科學教育領域的文獻進行分析處理,可將分析一級維度劃分為:各年度文獻數量、研究內容、作者、研究方法四個維度。通過對各年文獻數量的分析,確定科學教育研究數量的趨勢;通過對研究內容的分析,確定科學教育研究內容的側重點和不足之處;通過對作者的分析,確定科學教育研究的主要機構和分布地區;通過對研究方法的分析,確定科學教育研究方法運用的側重點和科學性。
(四)資料的統計分析
1.文獻數量分析。2000年至2009年中國研究3~6歲兒童科學教育文獻數量波動較小,而從2010年至2019年,文獻的數量則急劇上升。從中可以看出:21世紀初,雖然3~6歲兒童科學教育研究在中國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但是隨著2010年研究數量的迅速增長,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第一,2010年7月29日,我國正式發布《教育規劃綱要》,其中的第三章專章部署學前教育工作。這在中國國家級的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中是第一次,凸顯了國家對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堅強決心。因此,政府的導向作用,促進了學前教育各方面研究的發展,同時學前科學教育研究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第二,國外科學教育思想和各種有關科學教育的圖書、教材、實驗的引入,引起了中國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此外,在其他教育領域的研究都比較成熟的情況下,中國學者們也關注到了兒童科學教育這塊“空地”。
2.作者地區與所在機構分析。中國西部地區兒童科學教育研究者最少,中部地區的研究者數量次之,東部地區研究者數量最多,可見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差異顯著。分析其原因:第一,中國東部地區經濟最發達,且人口眾多,研究者有充足的研究資金、先進的教育理念、較多的研究對象等優勢條件。第二,中國大部分高校聚集在東部地區,對兒童科學教育領域研究較為突出的大學也很多,這就為研究者提供了有利的研究條件,使得較多的研究者向東部發達地區聚集。第三,中國東部地區對外交流機會較多,研究者能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教育理念,從而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涌現。
來自學院的學者對兒童科學教育研究做出的貢獻最大,其次是來自幼兒園的研究型教師,而且這兩者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但教育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卻最少。分析原因:第一,大學和學院的研究人員科研能力強,研究氛圍好,教育理念先進,資金充足,因而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第二,幼兒園的研究者大多是一線教師,他們在實踐方面的經驗比較豐富,但是理論知識比較少,所以其文章多為實踐經驗的總結,理論水平常常相對薄弱。同時,由于中國近年來對學前教育的支持,教師獲得許多學習深造的機會,這就提升了幼兒園教師研究的積極性,使得來自幼兒園教師的研究成果數量僅次于大學學者的研究數量。第三,中國教育研究機構一般是對各個階段的教育進行研究,研究面比較廣,因而無法專注于某一項研究,所以兒童科學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
3.研究內容分析。通過對文獻內容的分析,兒童科學教育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園兒童科學教育方面,而涉及家庭和綜合研究的內容相對較少。分析原因:第一,大部分研究者是大學里的學者和幼兒園教師,研究者在幼兒園里研究比較方便,實施起來比較容易,影響因素較少,因此,研究幼兒園中兒童科學教育的文章最多。第二,家庭科學教育研究不僅要深入兒童家庭,而且需要家長的配合,研究者研究起來難度較大,不可控因素較多,不容易實施,所以研究這一內容的文章也很少。第三,綜合研究的作者多是大學中的學者,這部分人雖然科研能力強,綜合研究涉及方面比較廣,但由于兒童科學教育研究起來比較復雜,所以研究這一內容的學者較少。
此外,兒童科學教育研究的重點是課程的研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3~6歲兒童科學課程研究可以借鑒其他年齡段課程研究的成果,從而改進本領域研究方式,拓展研究思路,找到創新點,豐富本領域的研究內容。同時,由于其他學段學生有固定的課程,而3~6歲兒童沒有固定的課程設置,因此,課程研究的創新機會不僅比其他學段課程研究的機會多,而且教師也可以很容易地參與到研究之中。
4.研究方法分析。通過對文獻的分析,我們發現兒童科學教育研究主要運用了文獻法、經驗總結法、個人思辨法、觀察法、發現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訪談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這十種研究方法。因此,文章通過對這十種研究方法進行量化分析后發現,個人思辨法和經驗總結法在兒童科學教育研究中是主要的研究方法,而其他的研究方法運用極少。分析原因:第一,許多研究者由于缺乏實踐,因而只能通過直接查閱參考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來寫文章。第二,中國兒童科學教育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研究這一領域的研究者多是科研能力不成熟的幼兒教師。第三,中國對研究者的評價體系不夠規范和完善,有很多學校以發表文章的數量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標準,這就使得研究者不能長期專注于一項研究。
三、結語
(一)重視對兒童科學教育教師的培養
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兒童數量多,因此,我們對幼兒教師的需求量較大。但現實是,國內幼師短缺,這就導致幼兒教師的入職門檻較低,許多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就到幼兒園任職,且學歷普遍不高。基于此,我們應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從而提高兒童科學教育的水平,促進兒童的發展。
(二)重視兒童的家庭科學教育
雖然近幾年中國興起了許多家長學校,但是都流于形式,很少有家長去學習家庭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這就使得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較為落后。因此,加強家庭科學教育的研究,既需要加強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又需要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為家長提供可供參考的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三)關注中西部兒童科學教育的發展
中國中部和西部教育水平相對落后,主要是缺乏研究經費和相應的研究人員,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鼓勵研究者進行研究,促進幼兒園兒童科學教育的發展。
(四)改變研究者評價體系,鼓勵研究者運用多種方法進行研究
中國以發表文章的數量作為研究者主要評價依據的現狀,導致許多研究者的研究缺乏內涵,研究內容空洞,對研究的項目不能做到細致深入的研究,而是片面追求研究效率,這種脫離了實際的研究,將不利于兒童科學教育領域的發展。為此,首先,必須改變對研究者的評價標準,要求研究者真正地走到兒童中去做研究,多做一些對實踐有幫助的研究,并要運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進行探索。其次,鼓勵研究者創新學科融合的體系。最后,給予研究者學術研究自由,尊重研究者的研究興趣。
參考文獻:
[1]盧?? 宇,蔣家瓊.2000-2006年我國科學教育研究文獻的內容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10(5).
[2]劉晶波.1996-2006年我國學前教育領域關于“五大領域選題”的研究狀況與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7,(10).
[3]周?? 利.對兒童圖畫書研究文獻的定量分析[J].出版廣角,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