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如何使課堂教學保有時代氣息,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和進步,成為教師關注的核心教育課題之一。在初中教學階段,青春期學生迎來了重要的德育發展契機,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教師在德育課堂教學中需要注意總結學生的發展特點,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對傳統的德育課程教學方式進行充分改革和革新,促使學生的德育素養得到更高質量的塑造。本文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路徑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分析;滲透路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具體的施行過程中,內涵比較籠統,對學生的實際啟發價值作用相對有限。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挑選其中的主體內容,和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有效合并,使學生從德育角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做到更深刻的體會和思考。此外傳統德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也需要在教育創新中得到有效解決,使課堂教學的綜合質量得到切實發展。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德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利用政治教學培養學生的基礎政治素養
初中德育課堂教學中融入大量政治內容,教師要對政治課程進行科學教育,從社會實際出發對理論性的內容進行多角度的現實生活解讀。但在傳統政治課程教學中,死記硬背幾乎成為政治課堂教學的代名詞。學生在學習中對政治內容的理解比較膚淺,缺乏深刻的探究和實踐精神。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政治素養為基本教育理念,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對政治課程的理解,使社會主義新年價值觀得到切實實踐。
(二)利用政治培養學生積極的精神風貌
政治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基礎政治素養,同時也具有引人向上的積極作用,對培養學生的人格有著重要價值。德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基礎的德育內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融合分析和解釋,使學生對基礎的規則意識、親社會行為、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到更深刻理解。例如“敬業”的理念和學生專注于自己的學業有著高度關聯性,教師可以從社會角度鼓勵學生用功讀書,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意識。
(三)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素養
學校是相對封閉的象牙塔,在長期的應試思維影響下, 學生對社會外界的認知相對較少,心里可能變得更加封閉和極端,但找不到合理地解決路徑。對此教師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實踐進行有效統合,在學校中鼓勵學生積極參社會實踐內容,使學生的實踐素養得到適應性的培養。例如在“團結”的理念下,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活動等。
(四)教師保持積極的人本教學理念和態度
初中學生的心智正在劇烈的起伏和變動時期,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態度,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造成更多樣的影響。傳統教學理念下,儒家教育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長期的沿用,家長式的教學思維影響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導致學生出現一些負面的消極對抗情緒。社會核心價值理念在學生面前也顯得相對虛偽,缺乏實踐指導意義。對此在新的教學階段,教師要保持深刻的人本理念,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德育教學對策,使師生之間形成更默契地配合。例如教師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狀態進行調查和了解,在課堂中積極整理學生生活中的案例等。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路徑
(一)對學生了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概念進行調查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趣味課程的方式,先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和學生展開合作和討論,使學生對德育融合內容保持深度認識。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直接提問: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解多少,其和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有怎樣的聯系?因此使枯燥的課堂氛圍有效緩和,為接下來的德育教學做好鋪墊。最后教師可以解釋:道德和法律普適性的社會規則,但道德相對更加寬松,缺乏有效的約束力。核心價值觀是對道德理念的解釋和擴展,對指導全社會人員的行為發揮著積極的導向作用。
(二)在政治課程中對核心價值觀的多樣化普及
在初中德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案例、多媒體資料對核心價值感進行擴展解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自由平等的真諦》中,教師可以從道德的顯示約束層面,對自由的定義進行思考和反思。使學生了解到自由是相對的自由,個體的行為必須以避免對他人利益造成傷害為前提,使學生對社會中的自由、規則做到多樣性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生生活中的自由問題,西方人口中的自由進行舉例分析等。
(三)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給學生宣傳更積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初中學生在未來發展上有多樣可能,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社會理念對學生的積極價值觀進行深刻引導,促使學生讀叛逆情緒有效消解,提升學生的客觀服從意識、親社會行為。例如對“誠信”“友善”內涵的發掘和解釋,使學生集體關系更加團結和融洽。
(四)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在初中教學階段,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助于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教師需要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學校也需要加強和社會的聯系與合作。例如對紅色博物館的探訪,組織學生對國家公共機關進行參觀等。
(五)教師維持自身的教學形象
初中教學階段,教師要更加重視對自己外在形象的維護。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謹言慎行、表里如一的教學形象。保持公平、熱情的教學風格,在生活實踐中給予學生具體的問題指導等,使學生對教師表現出更多地尊重和愛戴,為進一步的德育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三、結束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過程,考驗著教師的綜合教學素養和智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包含時代和人文氣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更實際、趣味化的解釋,促使學生對德育理念在社會中的應用做到更理性、認可的分析。
參考文獻
[1]張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滲透法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教師,2020(04):78-79.
[2]毛文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探討[J].才智,20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