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萍
◆摘? 要:節奏指的是音樂中音的長短、強弱關系,是音樂構成要素之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加強學生節奏感培養,有助于學生領會音樂的內涵,培養小學生思想情操和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水平。本文將對小學生提高音樂節奏感的意義加以探討,并提出小學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節奏感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節奏感;提升;策略
音樂節奏感的培養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加強小學生節奏感培養不斷可以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熱情,還能增強小學生音樂理解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感,給學生帶來藝術享受,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一、節奏感的內涵
所謂節奏感指的是學生在節奏客體的作用下,由于神經系統的興奮作用而引起肢體或肌肉進行符合規律地節奏律動能力。節奏感具有具備運動性的特點,能夠帶給人情緒上的變化,加強小學生節奏感的培養,能夠提高學生音樂感知力,從而提升小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二、小學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節奏感的意義
(一)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
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感的培養能夠起到凈化心靈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的心理帶來影響,更加準確的把握音樂傳達的情感,給學生帶來美妙的身心體驗。
例如:小學二年級音樂《小雪橇》歌曲描繪了孩子們在冰雪中國嬉戲的情境,這首歌速度較快,情緒飽滿,節奏比較豐富,能夠展示出童樂、童趣,歌曲中出現了6出前長后短的節奏和2處切分節奏,學生掌握了這些節奏,就能夠感受到這首歌曲的動感,調動起學生的情緒。
由此可見,加強學生節奏感的培養,能夠讓學生體悟到音樂的魅力,在掌握音樂技能的同時,陶冶學生情操。
(二)有助于培養審美能力
加強小學生節奏感培養和訓練,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的意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頭腦中勾勒出美的場景,因此,節奏感的培養有助于增進小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音樂水平
節奏感是音樂構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培養學生節奏感是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精髓,學好音樂技巧的前提。
例如:在《小雪橇》學唱中,學生掌握了這首歌曲的節奏,就能夠讓學生產生心情上的愉悅,準確掌握每個音的音長,讓聲音更具彈性,對附點節奏和切分節奏把握得更加準確,從而提高小學生音樂學習水平。
三、小學音樂教學提升學生節奏感的策略
(一)轉變小學音樂教學理念
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培養小學生的節奏感,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避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簡單地采用音樂播放和語言說教進行教學,需要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和動手實踐,比如:利用體態律動或舞蹈等方式,讓學生在節奏感培養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提高小學生對節奏感訓練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達到快樂音樂課堂。
(二)豐富小學生節奏感培養方法
1.利用體態律動進行節奏訓練
節奏自身帶有運動性的特點,運動能夠與節奏相互作用,增強節奏感。體態律動就是要用身體來表現音樂節奏和旋律的起伏變花,烘托音樂情感。人類自身具有節奏的本能,教師需要注重將這種本能帶入到音樂教學中,讓學生聆聽音樂中,逐漸形成節奏感。
例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火車咔咔咔》的音樂欣賞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感受這首歌曲不同的節奏和節拍,體驗歌曲歡快的情緒。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教室中站成一列,用身體模仿小火車開動是“咔咔咔”的聲音,引導學生通過跺腳和拍手感受小火車開動是的節奏和規律,學生對音樂歡快的情緒能夠從小學生的拍手和跺腳動作中流露出來,教師可以在學生體態律動中,對學生加以糾正和必要的指導。
體態律動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常用的手段,是培養小學生節奏感的有效提勁。出了拍手和跺腳這種簡單的方式,教師還可以根據小學生肢體協調情況,采用跑跳和舞蹈等動作進行體態律動,讓肢體動作融入藝術化形式,讓體態律動更加具有趣味性,讓小學生感受到音樂樂趣的同時,逐漸形成節奏感。
2.利用聲勢教學法進行節奏訓練
聲勢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將身體作為一種天然的發聲樂器,通過拍打自己的身體或者通過學生的嗓音來掌握音樂的節奏。
例如:在《打花巴掌》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利用語言來感受歌曲中的節奏,提升學生地節奏的敏感性。
對于年齡稍大的小學生,教師可以適當的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樂器,比較常用的樂器包括三角鐵和快板等,通過這些樂器發聲,能夠讓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此外,還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比如:文具盒、鑰匙串等,將生活化的元素引入到節奏感培養中,讓學生在音樂節奏學習中,感受到音樂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感。
(三)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歌曲
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中心,教學活動的內容需要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對于年齡稍大的中高年級小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適當地將流行音樂引入到小學音樂課堂上。
例如:在進行小學人教版五年級音樂“北國之聲”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流行歌曲《鴻雁》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是一首就有蒙古族風格的歌曲,在歌手呼斯楞別具特色的清冊嗓音中,這首歌曲很容易打動學生的內心,讓學生領會到歌曲中飽含的濃濃的鄉愁。
教師可以在播放《鴻雁》音樂中,引導學生利用體態律動法,體驗音樂的節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提高音樂理解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四、結束語
培養小學生音樂節奏感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了解節奏感培養的重要性,轉變傳統音樂教學理念,豐富節奏感訓練方法,結合學生認知特點,提高音樂教學靈活性,從而調動小學生節奏感訓練的熱情,從而提高小學生音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黃長春.小學音樂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節奏感[J].新課程·上旬,2019:84.
[2]劉曉旭.小學音樂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節奏感[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6.
[3]陳萌.小學音樂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節奏感[J].未來英才,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