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君 張引桂
摘 要:物理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在中考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在實踐教學中,教學方式、思維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巧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物理教學,對提高物理教學效率與培養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物理;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一、巧用思維導圖,提高課前預習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的課前預習是確保課堂教學高效開展的重要前提。借助思維導圖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可以使學生的預習更高效,發揮出課前預習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對即將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探索欲,在預習中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二力平衡”這節內容學習前,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先明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力”,并尋找學習過的與“力”相關的所有知識,然后對細節內容進行分析,如物體運動狀態等,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對“二力平衡”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為后面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打好基礎。由此可見,在課前預習環節引入思維導圖尤為重要,其可以使學生的課前預習更具有針對性,預習內容更明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效率。
二、巧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高效學習
教師從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出發,在物理課堂中引入思維導圖,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發揮出思維導圖的作用。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很多概念性內容,這些內容較為抽象,讓學生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死記硬背,無法實現教學目標。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發現生活與物理的關系,借助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聲現象”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聲音,發現聲音的特性,通過真實體驗辨別噪音,并了解噪音帶來的危害,這些知識在生活有非常明顯的特征。在學生實踐探究中,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以“聲”為中心,詳細闡述聲音產生的原因、特性、途徑等。借助生活元素開展物理教學,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三、巧用思維導圖,組織開展實驗活動
實驗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理論知識學習后通過實驗進行驗證,在實踐中有效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借助思維導圖開展物理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清晰掌握實驗流程,促進物理實驗的有效開展。初中物理實驗中包含很多內容,如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內容、實驗結果等,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對這些實驗要素進行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在實驗中驗證物理知識,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驗中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在“測量物質的密度”物理實驗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質量和密度”作為中心,將與其相關涉及的概念、單位等基礎知識,以及實驗中要使用到的器材等融入思維導圖,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實驗步驟和內容,從而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物理知識,提高物理實驗開展的有效性。
四、巧用思維導圖,高效開展考前復習
復習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尤其是考前復習,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梳理和復習知識,做好考前準備,采用思維導圖方法進行復習,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復習效率。例如在“力與運動”這部分知識點復習中,學生在對之前記錄的內容做好整理后,便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展現出重點內容、相關概念和自己的理解,同時學生要整理好課堂筆記,并在思維導圖中呈現,從而清楚復習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這樣高效的考前復習不僅節省了學生的時間,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腦海中清晰地呈現力與運動的關系、加速度等關鍵詞。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可以輔助學生復習物理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從而幫助學生扎實掌握知識,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總之,初中物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構建物理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中不僅是學生的學習工具,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幫助教師優化教學內容,同時也是一種訓練學生思維的有效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構建生動的物理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娟娟.基于思維導圖的物理教學對初中生發散思維的影響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2]王燕萍.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及應用價值[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