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 李文勝
摘 要:主題單元復習是知識體系的深化、再構造和再應用以及學習能力與方法提升的過程。本文以“氣候與人類活動”主題單元復習教學設計為例,以地理核心素養為指導,從課程標準整合、知識結構梳理、學習情景創設、學案系統化編寫等角度探討初中地理主題單元復習課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核心素養;主題單元復習;氣候與人類活動
目前,初中地理復習課中仍普遍存在按教材章節順序對知識點和區域案例進行簡單重復與記憶,忽略教材整合及方法歸納等現象。如何進行主題單元整合,以真實情景為載體梳理單元知識,構建知識框架,提升核心素養值得廣大教師思考。
一、強化主題單元復習,提升地理核心素養
1.化解復習內容與課時安排的矛盾
地理作為北京第一門中考科目,從初二下學期開始復習到6 月下旬參加考試,只有4個月左右的復習時間。通過表1 中的課時對比不難發現,復習課能利用的課時比新授課少了近一半。

因此,教學活動對復習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求更為凸顯,需要教師在復習中準確把握復習內容的深度、難度和廣度。主題單元教學設計可以對一個單元進行宏觀安排,提前把握單元章節之間的聯系,縮短教學時間,進而讓教學變得有序、合理、高效。
2.提升核心素養與深度學習的需要
地理核心素養既是地理教學中一貫而終的核心目標,也是中考地理試題命制的靈魂和主線。復習課一方面要夯實基礎、查漏補缺;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深度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設計以“氣候與人類活動”為主題的單元復習教學,能通過地理課堂的教學情境,將核心素養由淺入深地串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概念辨析、要素認知、事物聯系等,以遞進關系有效促進學生夯實基礎核心知識,發展區域認知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初步形成人地協調的價值觀念,從而達到提升核心素養和掌握深度學習方法的目的。
3.明確課標要求與中考要求
課程標準是初中地理義務教育階段中考復習課的導向,深入解讀并跳出課本,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和重難點復習有效結合進行主題單元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氣候部分歷來考査點較多,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又能體現地理綜合思維能力,一直是地理中考的重難點(表2)。

從表2 可知,氣候部分涵蓋的課程標準共計13 條[1],對其內容可做以下三個維度的解讀。從知識關聯看,氣候部分考查點雖多,但點與點之間的關聯性、共同性較強;從考查形式看,主要以各種圖表為載體,通過資料對氣候的相關概念、特點及影響等方面呈現;從能力要求來看,主要屬于識別與描述、說明與歸納兩個層級。因此,需要根據知識關聯,找出共性化繁為簡。簡化后的課程標準如圖1 所示。

二、深入研讀教材,重新規劃教學
1.厘清設計思路
教師如何跳出課本,創設新情境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這需要教師用好手中萬“變”不離其宗的法寶——教材和課程標準,然后依據它們厘清主題單元的設計思路[2],其操作流程如圖2 所示。
2.對比尋找共性
通過閱讀中國地圖出版社(北京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二節氣溫、降水和氣候特征,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世界的氣候”兩部分內容,對比發現兩者不論在學習內容、呈現圖表,還是學習方法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表3)。
3.重新編排課時
為了讓學生在真實情景中學習,筆者緊跟時事熱點,以研究2020 年廣州世界水果博覽會11 個主賓國和我國氣候對其水果產業的影響為情景,將本主題單元整合為5 課時,具體安排如圖3 所示。
三、精心設計學案,典例落實目標
復習課的學案應該具備指向性、知識性、應用性、拓展性和鞏固性等功能。因此,本主題單元的學案包含了課程標準、知識結構、典型例題、課堂練習和課后鞏固五部分,其中“典型例題”是引導學生回歸考點、提升解題能力的最佳方法[3]。筆者結合情景和課標核心知識點自主創編的典型例題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增強考點針對性。
【典型例題】以果為媒,共謀發展
2020 年9 月24 日~26 日,“ 2020 世界水果產業博覽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B區召開,吸引了海內外多個品牌參與。上海某中學初二某班的師生即將前去參觀,并開展“以果為媒、共話發展”的主題研學活動,主要對11 個與會主賓國(圖4)——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越南(河內)、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印度(孟買)、伊朗(德黑蘭)、希臘(雅典)、墨西哥(墨西哥城)、厄瓜多爾(基多)、秘魯(利馬)、智利(圣地亞哥)的氣候及其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水果產業進行探究。
以下是他們的研學報告手冊,請完成手冊上的問題。
【知識點1】天氣與氣候概念區分
(1)從表4中可知,影響兩種水果分布的主要自然條件是? ? ? ? ? ? ? ? ? ? ?,主要受? ? ? ? ? ? ? ? 和? ? ? ? ? ? ? ? ?兩個要素的影響。
(2)請將氣溫、降水、天氣、氣候四個詞語填入圖5。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從本質上對天氣、氣候及相關概念的內涵加以深入了解和辨析。
【知識點2】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征
(3)讀圖4 可知, 香蕉盛產國年平均氣溫數值基本大于? ? ? ? ? ? ? , 主要位于? ? ? ? ? ? ? ? ? 緯度;葡萄盛產國年平均氣溫數值主要介于? ? ? ? ? ? ? ? ? 之間,主要位于? ? ? ? ? ? ? ? ? 緯度。以此類推,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 ? ? ? ? ? ? ? ? ? ? ? ?。
設計意圖:重溫等溫線分布圖的讀圖方法,提升歸納氣溫分布特點的能力。
【知識點3】影響氣候的因素(圖6)
圖6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4)據上題可知,影響全球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 ? ? ? ? ?,厄瓜多爾雖然地處赤道附近,但它的首都基多卻因各月平均氣溫只有13°C~14°C 左右而“四季如春”,其原因是受? ? ? ? ? ? ? ? ?因素的影響。
(5)盛產香蕉的主賓國中? ? ? ? ? ? 年降水量最多,年降水量大于? ? ? ? ? mm,該地區主要分布在? ? ? ? ? 附近,其影響因素是? ? ? ? ? ? ? 。從希臘前往伊朗德黑蘭,年降水量的總體變化規律是? ? ? ? ? ? ? ? ?,其影響因素是? ? ? ? ? ? ? ? ? ? ? ? ?。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分析和比較,學生能夠回顧和鞏固描述全球氣溫、降水量分布特點的方法,能夠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對氣候的影響,并清楚以上因素實際是對氣候兩個要素的影響。
【知識點4】氣候類型的分布(圖7)
(6)印度尼西亞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 ? ? ? ? ? ?, 其分布規律是? ? ? ? ? ? ? ? ? ? ? ;泰國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 ? ? ? ? ? ? ? ? ? ? ?,其分布規律是? ? ? ? ? ? ? ? ? ? ?。
設計意圖:通過讀圖,讓學生回顧和提升通過氣候類型分布圖,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或地區名稱等角度描述氣候類型分布規律的方法和能力。
【知識點5】氣候的特征
(7)表5是兩國中某一國主要氣候類型的氣溫及降水數據,請將它在圖8 中繪制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8)圖8 氣候類型是? ? ? ? ? ? ? ? , 是? ? ? ? ? ?( 國家) 主要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為? ? ? ? ? ? ? ? ? ? 。
(9)圖8、圖9 氣候特征的共同點是? ? ? ? ? ? ? ,不同點是? ? ? ? ? ? ? ? ? ,兩氣候類型所在東南亞地區的氣候特點為? ? ? ? ? ? ? ? ? ? 。
設計意圖:通過繪圖、讀圖,引導學生回顧和掌握從極值氣溫和年溫差、從降水時間和降水總量等角度去比較兩種氣候特點的方法。并能區別氣候類型特征的描述和區域氣候特征的描述。
【知識點6】氣候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10)讀圖10 可知,2018 年我國水果進口額最大的國家是? ? ? ? ? ? ? ? ? ? 。圖11 三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能代表該國首都氣候的是? ? ? ? ? ? ?圖。
(11)受氣候影響,圖12 中該國常見的果園景觀是? ? ? ? ?圖,表6中能代表該種水果在我國進口上市時間的是? ? ? ? ? ? ? ? 。
(12)我國出口量最大的水果是蘋果,其中“甘谷花牛”是世界最著名的蘋果之一。根據圖13、圖14,分析甘肅天水盛產甘谷花牛的有利氣候條件。
(13)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智利當地的水果企業可以做到從各個角度為一顆車厘子拍24 張照片,作為其品質篩檢的依據。在果園可以感受到水果種植過程中的各種先進技術,種植講究間距相等、植株大小均等,以方便機械化灌溉、施肥等;土壤濕度隨時監控,1.5 米深的濕度感應器上每30 厘米就有收集濕度等數據的裝置,不同深度的土壤濕度數據同步上傳到負責人的手機上以便隨時監測,一旦濕度低于規定值,系統自動開始滴灌……請根據智利發展櫻桃種植產業采取的措施,為天水發展花牛蘋果產業提出合理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例舉生產實例,讓學生學會分析氣候對農業生活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框架搭建】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將本主題單元的核心詞和所用圖表搭建成知識框架,幫助其建構知識體系(圖15)提升地理思維和掌握學習方法。核心詞和圖表庫見表7。
四、主題單元復習課教學反思
本次氣候主題單元的設計,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通過融入真實情景,將割裂的知識重新整合和構建,有針對性地編寫典型例題,較好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要素到多個要素,從自然環境到人地關系,最終厘清和建構本主題單元的知識體系,獲得地理學習方法的精髓。但因部分習題是利用課本所配圖表,清晰度和表現能力不夠,因此,? ? ? ? ? ? ?可以多角度選用更加靈活多變的圖表作為載體,增加試題的難度,從而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區域認知及綜合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張素娟.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問題的直面與教學改進[J]. 地理教學,2016(16):38-43.
[3] 李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初中地理單元教學探索[J]. 求學,2020(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