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需滲透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積累文化知識,奠定堅實的小學數學學習基礎,為后續的初高中學習奠定基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有利于讓學生對探索數學知識具有濃重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體驗到數學的美育。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經過文化知識熏陶及思維能力形成逐漸具有數學核心素養。但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培養存在困境,對此,本文從多方面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展開探究。
一、規劃教學目標,體現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必然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教學任務,找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點,多方面展開思考有利于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比如,學習“倍的認識”過程中,部分教師根據新課標要求,將目標劃分為理解“倍”的含義及數量關系兩個部分。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雖然能達到基本的教學目標,但缺乏教學針對性,教學內容過于僵化,沒有針對學情有效設計教案,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學生在課堂中雖然對理論內容掌握較好,但在解題過程中依舊存在問題。針對該情況,教師在備課時需調整教學方案,結合先進的教學思想設計教案,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倍”的概念。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倍數關系,結合動畫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這種教學目標不僅能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情況,還能在數學教學中添加核心素養培養元素。
二、創設教學情境,活躍教學氛圍
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趣味性教學已經成為引出課題及激發學生深度思考問題的途徑。小學數學課堂設計中,教師需構建活躍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在思考后形成邏輯性思維、創新性思維。比如,學習“位置與方向”的過程中,教師需根據課題展示圖片,通過語言描述讓學生理解圖片內容,達到構建教學情境的目的。比如,例題為:“小雪下午想出門運動,小明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介紹商場中的電影院及××飯店、娛樂城位置。”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飯店及娛樂城、電影院的位置圖,讓學生對圖片內容進行分析,并準確回答三個方向性問題,此時,教師讓學生描述小明在行走時的位置變化,通過建筑位置思考小明的位置變化,以此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位置與方向”的關系。在這種娛樂性課堂氛圍中,教師與學生建立舒適的關系,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不干涉學生思考過程,符合核心素養下數學人才培養內容。在活躍的情境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被充分調動,有利于及時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加強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三、融合數學內容,關注核心素養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單元內容或者整本書內容進行整合,不僅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還能讓學生掌握新舊知識的關聯性,讓學生在類比及推理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比如,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過程中,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需要觀察學生學習狀態,多數學生掌握了三位數乘一位數及兩位數知識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內容進行深度探索,乘以更多或者更大的數字,以此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對單元內容進行梳理,讓學生在學習三位數乘一位數內容后,認識到這些算法規律,并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通過對比學習,讓學生感受不同乘數的計算規律,養成獨立解題能力。比如,學生先解答 158×4 =?148×9=?有效解答此類問題后,讓學生對 158×12 =?148×22=?這些計算題進行處理,若學生均能計算正確,說明學生對豎式計算或者本課程概念有深度理解。學生在解題時也可能面對困難,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分析,從而解答學生疑惑,形成較高的數學品質。在單元內容引導下,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的連續性,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體系的認識。
四、結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及深度學習方法,在舒適的課堂環境下,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積極利用自身思維能力進行思考,掌握課程重點及解題策略。在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教師的科學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對生活的影響,還能提升學生推理能力及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當從創新課堂環境及教學方法等角度入手,凸顯核心素養的價值及內涵,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