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核心素養的內涵,合理分析小學高年級數學概念教學的需求并采用科學的策略,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研究
從現有的教學環境來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價值觀,在開展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概念教學的時候,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供科學的教學活動,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師生互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一、簡述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教學基于我國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要求學生應當具備適應縱深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即為“核心素養”。
目前,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教學內容包括邏輯推理、抽象、數學建模、數學運算、數學直觀想象和數學分析等幾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只要緊緊抓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一點,就可以保證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二、簡述數學概念教學
數學概念就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數、量、空間、邏輯等關系的概括反映。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數學概念學習注重以下幾點。(1)學生應對客觀事物有比較、分析、分類和概括的能力;(2)具有數學邏輯思維,能夠對某一個現象進行分析和概述;(3)注重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聯性,挖掘數學的潛在特征和運用價值。
三、基于核心素養提升高年級數學概念教學質量的措施建議
(一)加強抽象教學,找到概念的關聯性
小學數學的知識具有連貫性,有層層遞進的特點。面對一些特殊的圖形、數理知識,教師可以利用數學符號和數學圖形、公式定理相結合,讓學生科學利用所學的知識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實現融會貫通。如在不規則圖形面積求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憶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面積求解的方式,并讓學生找到彼此的異同點,可以讓學生將不規則圖形“剪”成多個規則的圖形,或者用方格網的方式來求解面積,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轉化思維,并對面積的“拼接組合”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注重推理規則,認識概念的邏輯性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推理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創新能力的養成。在推理運用方面,常用的方式有總結、類比、演繹推理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知識之間的聯系,如數學公式定理中的圓的面積、圓的周長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對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找到知識點的關聯性,幫助其及時掌握數學知識點。
(三)加強數學建模建設,優化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多采用數學建模的方法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可視化、簡易化,進而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建模的初衷在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增強其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建議教師能夠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強其自學能力。
(四)調動幾何思維,創新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感受事物的變化以及數理知識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決數學問題。如平面幾何和空間幾何都強調掌握空間事物的關系、聯系和變化的規律,教師可指導學生按照實際的學習知識和生活經驗來畫出圖形,研究數學關系,解決數與形的關系。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直觀想象的核心素養教學中,要注意概念教學的特點,可通過繪制圖形等方式將抽象的圖形轉化為數學關系,如求解不同直徑的周長差關系時,可以直接讓學生分別求解多個圓的周長,然后進行加減;也可以先計算半徑差,后代入公式中,學生也可以畫圖形驗證計算結果,加深對公式和圖形概念的理解。其次,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數量的幾何關系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 讓學生借助動態繪圖的方式理解數值—坐標軸—平面幾何的量化關系。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教學背景下,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改革明顯。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知識,學會運用知識,創新知識,當前小學教學要兼顧學生的身心特點,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并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考慮到數學概念教學的內容特點和知識重難點,可針對不同的概念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最終讓學生掌握概念知識,提升自己的邏輯分析、空間思維、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王威.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創新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19):19-20.
[2]李政委.核心素養下小學高年級幾何概念教學的策略探索:以“三角形的特性”為例[J].天津教育,2021(2):18-19.
作者簡介:歐天水(1975—),男,福建永泰人,大專,高級職稱,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