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花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之一,也是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一環。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是每一個學生應當具備的數學技能。培養數學運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生對基礎運算方式進行學習。以核心素養為中心,對學生的運算能力進行研究,為小學數學教育提出穩定可行的方案。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運算能力
運算是小學數學學習中最關鍵的環節,運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它不僅是一種基礎技能,更是一種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石。運算能力是指運算方式的選擇、運算法則的使用以及運算思路的調整等。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探究,來闡述運算能力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在課上加入精彩的課前導入活動,可以有效地喚起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潛能。數學教材的選擇應盡可能貼近日常生活,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在上課之前教師應當明確教學思路,把教案和班級的實際案例相結合,根據不同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特別是在教學內容比較枯燥無趣時,應優化學習氛圍,給學生營造優良的學習氛圍,如在四年級數學上冊“四則運算”的教學中,營造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環境,可以把例題“一列火車正從西寧經過格爾木開往拉薩,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為814 km,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為1142 km,那么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為多少千米”的內容稍作改變,把具體的地理位置改為學生熟知和喜歡的地方,如把西寧改為肯德基,把格爾木和拉薩分別改為麥當勞和德克士,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創設生活情境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
二、提升學生數學理解能力,明確運算內涵
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更有利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講解,可以使學生明確運算的內涵,將具體的數字案例與抽象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明確運算的內涵有很大作用。例如,在小學數學四年級“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的教學中,對于乘、除法的意義的教學,教師用花瓶插花的方法來分析,通過具體的案例引申出抽象的思維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更有助于讓學生明確運算內涵以及意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去理解,提升數學理解能力對學生日后學習更復雜的初高中數學意義重大。
三、強化運算能力,鞏固運算基礎
最基礎、最簡單的運算形式就是口算,熟練掌握口算是提升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基礎和關鍵,任何形式的運算都是以口算為基礎開展的。例如,在小學四年級教材中的課后習題“直接寫得數”一題中,可以運用口算把解決相對簡單的問題。例如,24+0、13-13、70-0等這些都可以用口算解決。遇到相對難一些的問題時,把口算和筆算相結合,先口算,再筆算,這種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學生一定要有扎實的口算基礎和筆算基礎,在口算學習的基礎上努力學習筆算,最后做到二者相結合,這樣對于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以及鞏固運算基礎有很大的幫助。
四、培養運算意識,提高學生運算素養
運算意識在提高學生的素養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先對問題進行分析,而后再制定解決辦法,要做到思路明確、條理清晰,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在數學教學中運算意識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在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材中有一道課后習題要求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題中給出了四道題,每道題的計算量和對加減乘除的運用都十分考驗學生的能力,38+56÷7×4和450+390÷130-123這兩道題,如果按照常規從左到右計算是不可行的,因為數學中有先算乘除后算加減這一規定。所以,學生要明確運算順序,培養運算意識,只有提高了運算意識,合理分析題意,才能正確解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算素養。
數學運算能力是學生最重要的核心素養之一,對于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不僅需要教師的指點教導,更需要教師具體準確地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和總體學生的特點,只有師生之間相互團結協作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
參考文獻:
劉杰宗.小學四年級數學(人教版)運算定律難點突破[J].課程教育研究,202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