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路
摘 要:在小學數學改革過程中,為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積極性,越來越注重趣味性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通過有效開展趣味性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趣味性;數學教學;教學情境;游戲化;實踐活動
趣味性教學是一種寓教于樂的高效教學方法,能夠讓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創設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來實現趣味性教學的開展,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不僅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且特定的情境對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以及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趣味性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需要注意情境的趣味性,也就是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合理地構建教學情境,從而實現趣味性教學的效果。因此,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實際認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生實際需求和現實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趣味性教學情境的創設。例如,在講解有關“認識圖形”這部分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相關知識的灌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對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程度也會比較低。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根據教學內容制作有趣的圖形動畫,將圖形制作成豐富有趣的動畫效果,并利用圖形之間的對話來進行相互介紹。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播放動畫,創建有趣的動畫情境,學生被有趣的動畫情境深深吸引,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而且在動畫情境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有效提高。在趣味性教學中構建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除了構建動畫情境,還可以構建生活化情境、問題情境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有趣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的高效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開展有趣的游戲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也是趣味性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途徑,大部分小學生都對游戲充滿興趣,游戲對他們來說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開展游戲化教學能夠實現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來說還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開展游戲化教學,所謂適當就是要合理地運用游戲化教學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而不能因為學生喜歡游戲就過度使用游戲化教學,會導致學生過度沉浸在游戲中而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了解學生的興趣需求,組織開展學生比較喜歡的游戲,并且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從而發揮游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例如,在進行“十以內加減法”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在完成基本知識講解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抓鴨子”游戲教學活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八個人,學生站成一排,一邊拍手一邊說:“抓鴨子,抓鴨子,抓幾只?”站在第一名的學生說出十以內的任意一個數,如說抓五只,后面的學生可以說“抓到了”“沒抓到”“逃走了”,其中“抓到了”需要加一,“沒抓到”不用加,“逃走了”需要減一,當學生抓滿五只后一起發出“嘎嘎嘎”的聲音表示游戲完成。
三、豐富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
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性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借助豐富的實踐活動來完成,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認知鐘表”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四人一組,讓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鐘表的特征進行手工制作實踐活動,利用紙、剪刀、尺子以及筆等完成小小鐘表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小組中的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如有的學生繪制表盤,有的學生制作表針,有的學生為鐘表制作精美的小裝飾等。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給予一定的點評。學生在制作鐘表的過程中就會對鐘表有更加深刻準確的認知,實踐活動既有趣,又能實現深度學習。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趣味性教學,需要數學教師對學生的興趣以及實際認知情況有準確的掌握,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及教學內容的要求合理地選擇趣味性教學方法,實現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真保.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探析[J].課堂內外·教師版(初等教育),2020(4):107.
[2]周丹菊.趣味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究[J].文理導航,2015(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