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美術教學肩負教學重任,在高中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得到顯著提升。美術作品不僅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還具有豐富的情感因素,這為高中教學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提供了機會。高中美術教師在提供美術作品讓學生欣賞的同時也應進行適當的情感教育,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
關鍵詞:情感教育;高中美術;思考;實踐
情感教育對認知教育而言,屬于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高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之間的關系,使美術教育最大限度地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一、利用情感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高中美術教材中的美術作品欣賞都是通過美術專家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每一幅美術作品的背后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部分作品還承載了作者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美術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引起學生對繪畫作品的興趣,并以此推動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高中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體會的情感體驗以及鑒賞繪畫的能力對其今后的發展有著推動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美術作品的多方面剖析,為學生做深層次的講解,提高學生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并在對美術作品鑒賞的過程中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美術創作表達內心所想,以此更好地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情感表達,最終推動學生形成自己對美術的理解,奠定教師今后美術教學的開展。
二、培養學生的美術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尤為關鍵,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具備較強的想象力能給繪畫提供足夠的靈感。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對學生的教學需求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讓學生提高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例如,以“《說唱俑》經典造型的聯想”,讓學生在經典造型的基礎上創新,自由地想象和描繪,我們發現高中生是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說唱俑》的頭巾與辛苦送快遞的工作人員聯系起來,有反應現代消費方式的、反應待人處事的,有對年輕人??岬挠哪撓耄袑ι鐣涣硷L氣進行諷刺的,有對鋪天蓋地的考試表達自己態度的,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在學生闡述自己獨特觀點時,教師要給予足夠的尊重,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展示時間。教師可以增加學生之間對繪畫作品的點評環節,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繪畫進行點評,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分析。對優秀的繪畫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這能提升學生繪畫創作的積極性和自信。通過這樣的方式,在相互點評繪畫作品時學生能與自己對話,也能展開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更清楚地看出自己在繪畫中存在的問題,并善于發現他人繪畫作品中的閃光點,對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有著真實意義上的提高。
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
現階段,素質教育與情感教育對各個科目的教學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一定的繪畫技能,還要引導學生深度了解美術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推動學生對情感的認知。美術作品和其他類型的藝術品類似,都蘊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師出示達利的《內戰的預感》油畫前,用“戰爭來臨會做怎樣的夢?”的話題讓學生探究。在學生發言、畫草圖的基礎上再分析達利的《內戰的預感》,學生就會用自己的夢與達利的夢聯系起來,明確意向藝術繪畫描繪的是心里真實而不是眼睛見到的真實,美術作品包含著創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情感教育的源泉。在美術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藝術作品背后深刻的情感含義。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入日常生活,對生活中出現的美術藝術作品做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體會作品中的情感元素。
四、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
高中生的情感認知能力以及閱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美術相關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較差,使其受到較大程度的情感支配。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情感平臺。美術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對應的場景,使學生能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美術教學中,倘若教師教學方式與其他科目一樣,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完成美術教學,會嚴重引影教學成果。相反,利用視頻、圖片、動畫等方式,將課本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生動、易懂,能引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思考,并使知識內容得到一定程度的升華。不僅如此,場景劇情、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美術教學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美術教學方式。
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美術教育給高中生的教育作用,引導學生發現美、體會美。作為美術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通過情感教育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積極性,讓高中美術教學變得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付非,馮波,徐坤.醫藥院校管理溝通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