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倩
摘 要:現階段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融入思政元素,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小學數學學習難度并不大,是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養成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在數學學科中進行思政元素的提取,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通過數學知識進行思政滲透
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生活元素,而這些元素又與思政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啟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數學中的生活元素進行思政元素的轉化,在數學教學的同時進行思政元素的滲透,使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善于運用提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數學知識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分析,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
例如,在教學“元、角、分與小數”時,教師可以提問:“在你家怎么對待零錢?” 一些學生說:“放進存錢罐里,給山區的孩子們買雙肩包。” 老師應該贊揚孩子們的行為。但是,一個學生說:“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哥哥將兩毛錢揉成紙團,然后把它扔掉。” 教師可以追問:“這是對的嗎?你該怎么辦呢?”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要保護人民幣。在教學“對稱、平移和旋轉”后,“請通過旋轉對稱、平移或簡單的圖案來設計有趣、美麗的圖案,并想象這個圖案最適合的地方。”有的學生說:“我的圖案像一個風箏,可以做成地磚圖案。”學生熱切地希望公開自己的設計,不僅培養學生對圖形的審美意識和對數學的想象力,而且也體現了數學和學生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二、結合數學學習提升學生思想覺悟
小學數學教育需要緊密結合實踐問題,逐漸掌握“分析問題結構、對問題進行探究、把握主要矛盾、提取重點進行推理,解決問題和修正結果”等解決實踐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適應性。數學計算不僅需要學生對知識的合理運用,還要求學生細心、認真地將知識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與教育,在數學學習中思考如何節約原材料、節約時間、節約成本、提高生活效率等數學問題。教師在學生進行數學答題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行為以及心理活動進行監督,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使學生從小就養成勤奮的習慣,創造良好的責任感和道德品質,在數學知識提升的同時,健全個人素質。
三、通過數學史料進行思政教育
在現階段的數學發展史中,有很多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他們為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在很早就進行了關于圓的深入研究。約2000年前,中國對圓就有了一定的認識,人們將圓的周長計算簡稱為周三徑一,也就是現在的通過直徑求周長。教師可以傳達這些數學家的事跡和成就,吸引學生學習這些科學家的良好品質。
例如,14世紀初,中國數學家朱世杰就創立了“四元術”這種跨越式的知識,而同時作為現代數學家的陳景潤、華羅庚,他們在幼年時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卻能夠在自身的堅持下努力學習,從而為數學做出巨大的貢獻。這些教材分散在數學科目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數學中蘊含的知識和歷史元素,向學生展示我國數學家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的發展需要數學家的勇氣和耐心,以激發學生前進的動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取其中的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可以在生活現象中對數學知識進行充分的了解,完善自身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提問以及通過有趣的故事使學生對數學中的思政元素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程洪建.小學數學教學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J].貴州教育,2020(20):8-9.
[2]詹發曙.將“課程思政”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