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麗
摘要:一個國家的傳統教育可以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風貌和特征,也可以體現出這個國家的整體思想。在初中階段語文的寫作中,滲透革命傳統文化,以此來提升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
關鍵詞:初中階段;語文寫作;革命傳統教育;方法策略
引言:
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語文學科非常重要,到學生們沒有過多的重視,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考試時,語文學科成績和其他學科的成績是一樣的,和數學以及化學比較起來,學生們在語文學科中的精力是不足夠的。但是,如果在語文的教學中加入革命傳統教育文化,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語文教學中加入文化類的電視節目,提升學生對革命傳統文化的感悟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老師依據文章意境或者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來開展工作,這樣是不會有理想的效果的。最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缺少革命傳統文化的引領,學生對以語文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表層上,還有學生的經歷不夠,他們沒有辦法和作者產生共鳴,這就導致教學質量長期沒有辦法提升,主要的原因就是老師的教學方式是錯誤的。有效的教學模式,指的是把課堂教學和文化類的節目進行結合,以此來滲透革命傳統文化,讓學生提高對文章的感悟。這一模式,可以讓學生對革命傳統文化更加理解,以此來提升初中階段的語文成績。比如說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經典詠流傳”這一節目,讓學生依據音樂來賞析古詩詞,在他人對作品的感悟中,加深自己的理解。比如在書本教材中有“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這一節內容,這一首詩中的每一句都是名句,老師要求學生會背誦會默寫。這一首詩是李白的詩詞中關于“愁”的詩詞,但是這一篇詩詞的主要意境是以“灑脫”為主的,主要是凸顯了李白的樂觀與瀟灑,現代的初中生,根本不只知道愁是什么滋味,所以在理解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讓學生看這首詩的新的版本,是由阿魯阿卓以及山風組合來完成的[1]。這首詩詞所展現的是輕松的氛圍,沒有烘托出關于憂愁的部分,當長到“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這一句詩詞時,阿魯阿卓的天性被全部展現出來了,這時,他與李白有了共鳴,讓學生們在音樂的指引下,對原文更加的理解。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背誦和默寫。
二、在寫作的環節,加入革命傳統故事的運用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中的難點知識。因為學生的經歷不夠,這就讓學生們沒有辦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交匯,所以在寫作中也無法做到下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老師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傳播革命傳統文化,讓學生更多的積累知識,這是一個可行的方式。比如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句話,雖然常常聽到,但是這一句話具體是描寫了什么,講述的是什么內容,這些學生們都不知道。但是如果老師可以在教學中,不斷的對學生進行古今知識的對比,讓學生感受現代和古代在文化層面的差異性,以此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提高教學水平。
三、革命傳統歷史的普及,激發學生寫作的激情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很多的文化是以史為鑒進行傳承。在語文寫作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我國的革命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包括在應用文中的歷史演變,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應用文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影響,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比如說老師在講解關于書信的寫作模式時,可以以“報任安書”為主要的寫作示范,老師對司馬遷一生的遭遇以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進行講解,在這個環節中,還可以分享有關“史記”的歷史文化,讓學生在應用文中的學習中也能學習到對革命傳統文化的了解,體會把寫作和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感覺,讓學生感受到應用文在寫作中的作用,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熱情。
四、展開情景模式寫作,感受傳統文化氣息
曾經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句話,如果教育者把這一節該學到的知識,強硬的傳輸給學生,這樣學生學不到任何知識,還會對這一學科產生逆反的心理。在語文應用文寫作的過程中,融入革命傳統教育,改變以往的單一的教學模式,采取現階段流行的模擬法,我國的革命傳統文化中,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案例。所以,老師可以在應用文的寫作中,采取模擬的方式。模擬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學中,老師以及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展開的角色扮演,在情景的互動中,感受到應用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比如說可以模擬初中院校班主任帶領學生去參觀藥企,并且企業內的領導進行了熱昂的招待,并且開辦了歡迎會和歡送會,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要體現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在寫作完畢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模擬訓練。在模擬訓練中,學生表演的是企業領導,要把領導的大方、熱情展現出來,這些過程又能體現出學生在寫作中的水平。這樣的教學情景,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在寫作中凸顯出對學生革命傳統文化的滲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2]。
五、感受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學生的寫作技巧
想要在初中階段的應用文寫作中,融入革命傳統文化,老師要展開對學生革命傳統文化的教學,在古文中有不少的好文章,文章結構比較的好,其中包含的革命傳統文化的內容也值得學生去學習。學生學習了革命傳統文化教育,這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到文章的魅力。在課下時,學生可以對古文進行選修,以此來深入的展開學習,這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熱情,學習古文化,并且把其中包含的革命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在進行古文選修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文章,比如說“出師表”“蘭亭集序”等,這些比較經典的文章都是傳統文化和應用文教學相結合的案例。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出它的價值,帶領學生深入的分析文章的結構,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寫作技巧,以此來提升課堂上的教學質量。
總結語:
以上就是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寫作中,加入革命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首先在教學中,加入相關的教育節目,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感悟;在寫作的環節,可以加入故事的運用;對革命傳統文化的普及,讓學生深入到學習中;在教學中,采用情景模式的運用,讓學生快速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潘復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究[J].中國教師,2020(S1):133.
[2]吳志業.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名師在線,2020(2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