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香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界和各界人事對培智兒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于培智兒童的教育討論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培智兒童是我國社會當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可能因為一些后天原因在成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有些是因為先天的因素導致的智力障礙,這嚴重的影響了這些兒童的日常生活。
為了使得我國的教育公平性得以體現,社會和學校對于培智兒童應該給予更多的關照,因此國家成立了專門的特殊教育學校來針對這些生理方面有缺陷的兒童,對他們進行特殊教育并使得他們都能夠擁有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
關鍵詞:特殊教育;培養;培智兒童;生活能力
引言
對于每一個培智兒童來說,他們都或多或少的帶有一定的生理缺陷或者是智力缺陷,隨著我國的教育高速發展,這些培智兒童的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針對這類特殊群體開展特殊的教學手段,利用科學有效的方式使得這一類學生的潛能被最大限度的激發。目前培智兒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的得到解決,這部分兒童最終是要邁入社會的,因此要加緊對他們的生活能力和溝通能力的培養,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培智兒童具備基本的生存能力,提升他們的生活意識。
一、我國目前培智兒童的現狀和培養培智兒童能力的重要性
1、當前我國培智兒童的現狀
根據相關統計。我國兒童中有接近40%屬于中等智力一下兒童,其中有50%左右屬于重度智力障礙兒童。這些兒童和其它智力正常的兒童不同,他們普遍不具備生活能力和基本的社交能力,從而使得他們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限制。這其中有的兒童屬于先天性的弱智,還有一些其它兒童屬于后天因素造成的智力缺陷或者生理缺陷,在這些兒童出現這種癥狀之后,很多家長會心生愧疚,從而使得這部分兒童在日常生活中衣來伸手方來張口,這樣的做法反而會使得這類特殊人群的情況惡化。
目前有很多特殊教育學校對于培智兒童的教育側重于對其興趣愛好的培養,把他們像正常兒童一樣去教育,然而這種教育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培智兒童的基本問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改善,這就是在特殊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對培智兒童進行專項教育的弊端,使得他們的自理能力提升不夠明顯,很難自立。
2、特殊教育學生對兒童生活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培智兒童從根本上講就是社會成員的一份子,這部分兒童在今后所要面臨的生活和其它智力正常的兒童一樣,都需要走上社會,參與社會活動甚至工作,如果沒有對這部分兒童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使得他們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如果一個人喪失生活能力那么基本也可以宣判這個人死亡,沒有生活能力的人會無意義的增加社會的負擔,因此特殊教育學校對于培智兒童的生活能力培養極其重要,要在培智兒童年齡尚淺的時候使得他們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
隨我國特殊行業的不斷發展,很多中度或者重度智力障礙兒童選擇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希望特殊教育學校能夠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進一步的加強培智兒童的生活能力,讓他們在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能夠盡早的融入進去,并良好的生活下去。
二、特殊學校對培智兒童的生活能力培養策略
特使學校要正確的認識到我國當前培智兒童的整體現狀,并認識到致使這些兒童智力缺陷的根本原因,從而通過科學探究和合理的引導,使得培智兒童能夠生活自理,甚至提高他們的社交水平和學習能力,使他們向其它正常孩子一樣生活。
1、重視培智兒童的心靈發育
從新時代的教育教學角度來說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是無法從事教育工作的。因此教學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重視培智兒童心理發展進程,對培智兒童的轉化中也要傾注進教師的愛心,讓他們明白他們沒有被教師和環境拋棄,仍有一部分人對他們是關心的,愛護的。
來自教師的關心能夠促進培智兒童健康陽光的性格發展,使得培智兒童們在這種關心的環境下成長也能夠促進他們的學習成績提升。對培智兒童的缺點進行理解和包容能夠使得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點燃他們的上進心理和成為優秀學生的希望之火。
再寒冷的堅冰也會受到陽光的溫暖而融化,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此教師對于小學生的心靈發育引導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培智兒童也會在教師長期的努力下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從而對自己的不足產生深刻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斗志,摒棄不良的學習習慣,向著更優秀的同學看齊。
2、實施個別化教育
培智兒童因為先天和后天的原因使得他們的智力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別,即使是智力障礙也存在著上下之分。因此要針對這種情況實施個別化教育,相關的教學工作者要對個別的情況較為嚴重的培智兒童進行特別的訓練,讓他們的生活自理訓練成為一種心理訴求,從而幫助每一個培智兒童完成生活訓練內容。
對于情況較為嚴重的培智兒童,要盡量的減低教學標準和要求,讓這部分兒童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讓他們至少在行為舉止上和其它的小朋友保持一致,并循序漸進的將一些簡單的動作和簡單的事情教給他們,并鼓勵他們樂觀的面對生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智兒童的生活能力培養是我國現今社會中的一項重要問題,也是教育界的討論焦點。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工作者要在教學中致力于這部分兒童的生活能力及生活周邊能力的培養,使用的教學手段引導他們實現生活自理,培養他們生活下去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陳紅.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提高智障兒童社會適應能力[J].考試周刊,2016(99):80.
[2]梁巍,徐均沅.淺談培養培智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