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儉
摘要:在當前這一教育事業(yè)現代化發(fā)展背景下,小學階段教學工作成為了教育部門關注的重點,因為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出現在課堂中,若是教師在教學中隨意應用教學模式就會導致課程教學質量直線下降。特別是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工作,教師更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正確理解所學知識,并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將數形結合教學方式應用了起來,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合理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分析,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后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關鍵詞:數形結合;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出現教學方式滯后的問題,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填鴨”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觀念混淆的問題。所以在教育事業(yè)現代化發(fā)展背景下,教師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以保證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所學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數形結合就成為了教師主要應用的教學模式之一。那么教師如何有效應用數形結合開展教學工作,其應用優(yōu)勢又有哪些,本文就對以上問題進行總結分析。
一、數形結合教學策略的意義
(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問題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材內容的局限性以及知識的抽象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理解問題,嚴重的還會導致學生對課程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以保證可以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并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所以就需要利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模式去引導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加直觀地將所學知識展現到學生面前,同時還可以保證學生所學過的知識能夠產生一定聯系,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知識理解能力與課堂參與興趣[1]。
(二)有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雖然在近幾年教育事業(yè)深化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門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思想觀念固化的問題,導致教師教學質量與自身素質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來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因此數形結合教學模式就展現出了其存在的意義,因為教師需要將所學知識充分展現到學生面前,所以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分析,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思考過程中將學生這一重要課堂組成部分融入到教學計劃中。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理念就會發(fā)生轉變,同時教學質量與素質也會得到相對應的提升。
二、小學數形結合教學策略研究的必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要保證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所學知識,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教學計劃,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數學思考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將數形結合教學模式應用起來,以通過合理的方式去激勵學生,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正確理解所學知識,并形成相對應的思考習慣。
(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興趣是保證學生時刻處在積極學習狀態(tài)的“得力助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將數學課程的趣味性展現出來,以保證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思維來引導學生,以保證所學知識能夠更加合理地展現到學生面前,同時營造出良好課堂學習氛圍[2]。例如教師進行到《比例尺》這一知識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數形結合來引導學生,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城市地圖,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這個大的城市,通過這一張小小的城市地圖就能夠展現出來?”此時學生就會被教師的問題吸引,進而融入到課堂學習中。
三、數形結合應用策略
(一)應用于抽象概念
在小學數學知識中,經常會出現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內容,并且部分知識還帶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將數形結合教學模式應用到抽象概念講解中。例如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某小區(qū)正在進行路燈鋪設,那么如何在保證路燈間距相等的情況下完成施工?”,因為這一問題帶有一定的開放性與抽象性,所以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圖形繪制的方式將問題“畫”出來,并結合已知的內容進行解答,進而有效提高學生思考能力。
(二)應用于解答復雜數學問題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帶有難度的問題,這就導致學生依靠自己的理解能力無法進行問題解答,更無法理清各個數值之間的關系,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例如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一袋橘子,吃掉了五分之四還剩二十個,那么原來袋子里有多少個橘子?”由于學生的了解能力與思維方式相對局限,所以在遇到這樣的問題后就會出現迷茫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教學理念來引導學生,引導時可以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出一個方形,并將這個方形分成五份,每份則代表五分之一,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能夠理解到剩下的五分之一為二十,那么剩下的五分之四為20x4,最終得出答案袋子里原來有一百個橘子。
(三)應用于幾何知識理解
由于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缺陷,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應用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學生,以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合理地去理解所學知識[3]。例如在引導過程中為學生設計出直觀的形狀,就拿《三角形》來說,教師在引導時就可以將三角形的不同變化方式展現到學生面前,如立體三角形的變化,隨后將變化規(guī)律整理成圖形并梳理其變化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直觀了解到三角體。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養(yǎng)成正確的抽象知識理解方式,進而有效提高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結束語
通過以上總結可以了解到,小學數學教師應如何有效開展教學工作,同時也了解到數形結合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更加正確的了解所學知識帶來怎樣的幫助。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合理應用數形結合教學模式,并對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深入總結分析,以保證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進而為學生未來學習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麗.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5):40-40.
[2]田茂平.探究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南北橋,2019,(21):56-56.
[3]高月雙.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9,(9):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