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要:作為學校教育制度基礎階段的幼兒園,就必須整治脫離周邊環境的弊病,主動架設各種橋梁,使幼兒園的教育與周邊環境生活緊密相結合。教師要迅速轉變觀念,從狹隘的園內教育的小圈子中跳出來,樹立大教育觀,充分運用周邊環境的資源,設計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本土情結,一方面發揮邊防幼兒園的優勢,一方面讓家庭教育與邊防幼兒園互補結合,本文重點就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互補
引言
在教育體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學前教育的理論、思想和方法正在逐步完善起來,力求為培養優秀人才做好儲備工作。與此同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被一再強調,邊防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逐步融合的趨勢。
1充分開采部隊教育資源的潛在價值
每一所幼兒園都坐落在一定的社區環境之中,不同幼兒園所處的社區、周邊環境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幼兒園要從實際出發,依靠環境,因地制宜地運用教育資源,發揮有利因素,轉化不利因素,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1)要研究資源的性質。部隊教育資源有有形(物質)和無形(精神)之別。“有形教育之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組織等;無形的教育資源,包括良好的氛圍、倫理規范等。”這些資源對于現代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差、耐挫力弱、身體素質差、社會適應能力弱等方面有著有效的作用。(2)要整合部隊資源的優勢。在運用部隊的教育資源時,教師要注意形成教育合力,主動掌握優勢資源并能及時轉化為幼兒園社會領域園本課程的優勢,以增強幼兒教育的實效。(3)要運用部隊資源的特色。我們帶領幼兒參觀了警衛連的內務,四方四正的被子、疊放整齊的衣物、擺放有序的圖書讓幼兒發出“好整齊”“太干凈了”的感嘆,警衛連戰士還示范了疊被子的步驟與方法,讓他們親自嘗試,他們興趣很濃厚,并有自己也要像解放軍叔叔愛整潔的愿望。每年“六一”我們都會準備豐富多彩的節目,邀請駐地的解放軍和小朋友一起共度“六一”。我們還組織大班幼兒參觀部隊軍史館,讓孩子們實地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奮斗歷程、崇高情懷和優良作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2.促進家庭教育與邊防幼兒園教育的互補
2.1延伸幼兒園教育的手臂
幼兒園教育是重要的啟蒙教育,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孩子們在園內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夠學到的東西也是有限的,幼兒園教育還無法如同家庭教育一般,時時刻刻對孩子們產生影響,一旦孩子們離園,就超出了教師所能控制的范圍,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很可能令園內教育的效果減半。但是,如果能夠將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聯合起來,教師就能夠借家長之手對幼兒進行全面化的教育,通過為家長布置一些工作,促進孩子們良好習慣的養成;通過向家長介紹正確的教育方法,增強園內教育的效果;通過與家長共同監督,全面監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為幼兒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2.2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
通過上述可知,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些思想和方法上的問題,他們需要一些專業的指導,而在與幼兒園教育聯合后,家長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為孩子的健康發展營造出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氛圍。
2.3全面監督幼兒身心發展
兒童是一個生理發育特殊,心理敏感、脆弱的特殊群體,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因素。特別是在當今這個網絡信息時代下,兒童的心理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將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聯合起來,實現互補,教師和家長共同監督兒童的表現,分析其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制定出對策,全力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3.家庭教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有效互補
3.1與家長建立多項溝通渠道
家長需要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內的表現,幼兒園教師和管理者也需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有沒有鞏固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家長與管理者之間是需要密切溝通的,只有聯起手來才能提高學前教育的成效。還可以設立專門的門戶網站,將幼兒園中舉辦活動的信息,各項評比的信息以及孩子們受表揚、受處分的信息公布到平臺上,以便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在網站上,家長還可以與教師以及其他家長溝通,做到對幼兒園的教育情況了如指掌。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幼兒在園內的表現,取得的巨大進步等記錄在冊,在每個學期末將冊子交給家長,使家長更加詳細地了解孩子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應該在哪一方面著重培養。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幼兒的評價要中肯,但也要以鼓勵為主,不能以“打小報告”的形式向家長“告狀”,處理好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免家長以錯誤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3.2向家長介紹正確的教育方法
我們不否認有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取,或過度溺愛,或過于嚴厲,這些極端化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也會削弱幼兒園教育的效果。如在幼兒園中,老師教育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回到家后,父母又全部替孩子包辦一切事務,不讓他們自己動手,這樣的矛盾使得幼兒園教育工作陷入了僵局。想要讓家庭教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補充,而不是拖累,必須與家長深入交流,向他們介紹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走到各個家庭中,與幼兒家長展開一對一的談話,就家長存在的教育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也可以定期在幼兒園內舉辦一次座談會,邀請所有幼兒家長參與,以講座的形式階段式的完成對家長的集中教育。
3.3積極組織家長日活動
家長日活動是家長、幼兒以及教師共同參與的,將教育的互補性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類活動應該多組織,并且盡可能的創新形式。平時,很多家長都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參與到家長日活動中,不僅給教育活動的開展帶來了難題,也為幼兒帶來了心理上的創傷。管理者應該做好家長工作,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在活動前,通過走訪、電話、在線聯系等方式與家長取得聯系,介紹此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耐心介紹家長不參與活動對幼兒產生的影響,努力疏通,盡可能讓所有家長克服困難,準時參加活動。例如,在四月份組織春游活動,五月份組織集體勞動活動,六月份組織家園同樂慶六一活動。讓家長在活動中體會到教育的真諦,也為幼兒打造一個美好的童年。
結語
總之,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二者皆有優勢,也有不足之處,只有相互補充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總是充滿了新的挑戰,我們在創新方法的同時也要牢記以上幾點原則,只要堅持與家長建立密切的聯系,多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園活動,讓家長成為幼兒教育工作的指導者,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終將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參考文獻:
[1]徐勤鳳.淺析家庭教育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互補[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12):14.
[2]薛飛燕.淺談家庭教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互補[J].學苑教育,2015(8):74-75.
[3]余顯一.試析如何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互補[J].都市家教月刊,2017(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