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安
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語文學科素養已經成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語文教師在教學當中需通過各種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高中生語言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對于文化的理解能力,以此來全面提升高中生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育;核心素養;教學效率
引言:
對于高中生而言,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是學好語文學科的基礎。具有良好語文思維能力以及較高審美水平,能夠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以及價值取向,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想要逐步提升高中生語文學科素養,就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借助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提升高中生的各項能力。
一、創新閱讀教學模式
從結構方面來看,思維能力是構成語文學科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就是進行閱讀。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側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利用“精讀+泛讀”的方式讓高中生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課外知識。盡管這種閱讀教學模式能夠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無法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能力,高中生在閱讀過程中只能進行簡單的知識記憶,缺少了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針對這一問題,語文教師需要對閱讀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糾正“閱讀量為先”的錯誤認知,為高中生精心挑選一些高品質課外閱讀材料,并引導高中生養成寫閱讀筆記的習慣[1]。在教學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可以組織閱讀分享會,讓高中生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收獲與感悟分享給老師、同學。借助這種方式提升高中生直覺思維、形象思維以及邏輯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在挑選課外閱讀材料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課本為基礎,嘗試推薦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課外閱讀材料,確保語文教學的一致性[2]。
例如在學習《鄉土中國》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為高中生推薦一些與這篇課文有關的閱讀資料,比如《金翼》《街角社會》以及《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作品,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性與社會性,與《鄉土中國》具有很強的內在關聯。教師需要帶領高中生制定閱讀計劃,并鼓勵高中生記錄閱讀筆記。通過這種方式讓高中生養成在閱讀中進行思考的好習慣。高中生在閱讀這些課外讀物過程中,一方面會積累大量社會、歷史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對于閱讀資料中所提到的各種思想進行深入分析,并形成屬于自己的經驗與感悟,有效提升思維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借助閱讀課的機會舉辦“讀書分享會”讓高中生談一談閱讀上述課外材料之后的收獲,通過這種方式鍛煉高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言邏輯能力,并在分享心得過程中就書中的內容與同學和教師進行討論,形成良性互動關系。
二、鞏固語言基礎
語文學科素養的基礎是語言應用能力,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經過不斷積累與練習了解漢語語言結構特點,并總結漢語應用經驗,能夠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靈活運用漢語與其他人進行溝通。盡管語文學科是高考主要科目之一,但是很多學生忽視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認為漢語是自己的母語,因此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去學習。實際上,語文知識體系中除了有很多需要背誦的內容,例如古詩詞背誦、古文默寫等,還有一些考查學生漢語基礎應用能力的內容。比如各種形式的閱讀理解題以及作文題,這些題目不僅考查高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考查其漢語應用能力。一些學生只熟悉漢語的口語表達方式,并不了解漢語的書面表達規則,因此在答題過程中經常出現口語化問題,或者答案邏輯不通問題[3]。此外,很多高中生對于古文知識較為生疏,無法流暢閱讀古文。針對這一情況,語文教師需要讓高中生意識到語言基礎的重要性,通過專題訓練的方式讓高中生掌握正確的漢語應用技巧。
例如在學習《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圍繞“如何正確運用修辭”這個知識點組織高中生進行修辭專題練習。先向高中生介紹一些常見的修辭錯誤類型,包括比喻不當、比擬不切、借代不明、對偶不公等,并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常見的病句,讓高中生指出句子的問題類型并對句子進行改正。比如“河塘里粉紅色的荷花像出水芙蓉般美麗”“化作一道飛瀉的晴雪,攪得潭水心慌”,這兩個句子均存在“比喻不當”問題。前一句中的“出水芙蓉”本就指荷花,造成語義重疊。后一句中的“晴雪”讓人不知所云,使得原本清晰的語義變得模糊。通過這種專題訓練,高中生對于修辭有了更為深入地了解,能夠幫助其在答題以及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修辭,提升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
三、挖掘課文深層情感價值
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是經過專家學者反復推敲而制定的,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語文教師需要立足于教材,深挖教材課文深層次情感價值,讓課文能夠與高中生產生情感共鳴,通過這種方式提升高中生語文審美水平。特別是對于古文課文,在背誦古文時不僅要注意各種古文特殊用法,還要帶領高中生感受古文的韻律之美,讓高中生在背誦古文過程中能夠與作者發生共情,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情感[4]。這樣一方面能夠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古文,加深對于古文的印象;另一方面還能夠達到陶冶情操,提升語文審美水平的目的,一舉多得。
四、結束語
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想要提升高中生語文學科素養,就要從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方面入手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通過挖掘課文深層情感價值、鞏固語言基礎以及創新閱讀教學模式等方式,全面提升高中生語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潘麗英.淺談構建高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6):181-182.
[2]武學銀.基于高中語文學科素養發展的創新教學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10):162-163+166.
[3]黃小娟.學科素養下的學術著作整本書閱讀指導——以《鄉土中國》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05):60-64.
[4]劉芳芳.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J].學周刊,2021(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