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兵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不斷地發展進步,我們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當下,人們對于美術等素質教育也越發重視,在此期間教師們也不再墨守成規,不斷推陳出新。創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讓小學美術課堂煥發新的生機。本文將就新穎的教學方法——結合民間美術教學以及廢舊材料利用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教學創新
引言:在小學美術教育當中進行創新美術的實踐有利于去加強對學生的創造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提高教學素質和孩子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小學美術教育的的教師也要去研究符合發展情況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有效率地去發揮創意美術教學的優點,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的引導和培養以尋求對學生的個人成長產生更加長遠的影響。與民間美術的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以及增加課堂廢舊材料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美術課堂更加深刻的教育意義,無論從傳統文化傳承方面分析,還是從環保角度分析,這樣的美術課堂十分具有教育意義以及推廣價值。
一、結合民間美術教學
民間美術凝結著我國老百姓的智慧結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中華大地上展現著最美風采。可近些年來,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外來文化的沖擊和老手藝人的離世,民間藝術的發展呈現出衰敗的趨勢。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民間美術資源,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美術素質的培養,還可以起到傳承和發展民間美術的作用。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來看,美術教育的實施,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以及藝術素養,培養出志趣高雅之人。民間美術的多樣性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選擇。將小學美術與民間美術教育結合,從美術教育中體現出民族文化的燦爛,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我們需要將民間藝術與現代技術結合在一起,通過科技手段來誘發學生的想象力,體驗創新所帶來的喜悅。孩子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我們可以在美術課上保留孩子們的想法,通過民間藝術來表現。
我們所熟知的民間美術都需要學生動手又動腦,例如剪紙、年畫、泥塑等。在動手的同時,又給孩子們自我發揮的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思維和智力的雙重發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耐心,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散思維,使學生全面發展。剪紙藝術活躍在黃河附近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地方特色。學生在學習剪紙時,只需要用到剪刀和彩紙,十分的方便。在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雙手,在簡單的紙張中,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繪畫的普及程度而言,剪紙藝術往往不被人們所熟知,可他們也有著相似處,不同的是一個用筆,一個用剪刀。讓學生感悟不同的工具在相同題材的表達上有何異同。讓學生們愛上動手,明白自己創造的物品是有意義。現在的好多人都不愿意動手,連最簡單的手工都不會做,就是因為在小的時候沒有好好培養自我動手的能力。
二、使用廢舊材料創作
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其他活動中,都會產出許多的廢舊材料,如果不加以利用有些廢舊物由于自身屬性會對環境產生危害。但是我們要是把這些廢舊材料發揮到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既能給教學提供便利,也可以節省教育資金還能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讓小學生樹立了環保意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廢舊的材料通過雙手變廢為寶,這是一個具有創新力的過程也是創造的體現。現階段小學生正處于極富想象力的階段,且心理上單純不復雜,教師在教育上通過正確的引導,將對學生創新能力方面上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在引導教育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全面的思考,并在設計好自己的改造方案以后進行實際的操作,可以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丶創造力和思維能力。通過自己雙手實現的勞動價值會鼓勵到學生,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創新力。
在生活當中就有許多的例子,通過用雙手改造廢舊材料,讓本來沒有生機的舊物變得富有生機,在欣賞的同時也令人心情愉悅。舉例來說,可以把塑料瓶變成手工花盆;把廢舊的鬧鐘變成為相框;牛奶盒通過改造變為家用整理盒;舊衣服可以通過剪裁以后對物體粘貼進行美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這些有趣的手工創作之后,更加有意識的去樹立自己環保的意識,變廢為寶看起來似乎并沒有難度,但它需要的步驟繁多且建立在過程之上。但對于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來說也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構思以及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對于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實際操作當中教師選擇的廢舊材料一定要是安全第一的,學生們易操作,在滿足安全的情況下也可以盡量選擇成本較低丶易得到的廢舊材料。操作的難度要和課程保持一致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成效,避免因為難度的忽高忽低造成對教程有不利的影響。材料既然選擇好了下一步就是制定相符合的教學方案,每次進行廢舊材料利用的時候都要有對應的教學目標。比如在改造使用過后的塑料瓶時,教師要備好課計劃好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把需要準備好的塑料瓶子告訴學生們,讓學生們去尋找各式各樣的瓶子,完成以后在準備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膠水丶畫筆丶剪刀等基礎工具。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做好引導,盡量避免改造的條件約束并加強對學生創作的鼓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學生自由創作的時間時,教師需要注意觀察學生剪刀的使用情況,最好要嚴厲管理學生的使用規范,這是保障學生安全性的重要舉措。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廢料的處理,要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處理。
總結語
如今社會發展飛速,任何發展都要跟隨實際情況去制定相對應的發展策略。當下在新教育體系改革當中要加強對孩子們創新能力和創造力的提升,利用廢舊材料以及民間藝術等元素豐富小學教學課堂,具有教育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瀞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美與時代(中),2017(11):108-109.
[2]屈雅麗.關于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分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00256-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