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紅
摘? 要:本文重點研究了小學英語分層教學法,為提升分層教學的效益與效率,教師可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將微課教學模式貫穿于分層教法落實中,切實保障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微課
由于每位學生受教育背景、智力水平、學習策略及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在語言能力表現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教師必須結合個體的最近發展區,實施分層教學方案,并設立分層目標,讓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一、針對班級學生設計合理的層次范疇
教師首先要分析班級學生個體的實際學情,了解個體現有的語言水平,并分析其隱含的智力因素,還要從以往教學觀察中探尋個體學習新知識的快慢程度以及在活動參與或自主探究中持有的態度。
教師要將學生個體分別納入不同的層次范疇,當然,“層次”不是指地位高低或受尊重程度,而是指學生在現階段真實的語言水平以及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層次范疇內部的人員是可以隨時流動的,但具體流動的方向就要看每個人的學習進步與退后情況了。按照基本學情,教師可將整體劃分成ABC三個層次范疇,分別是指表現良好、能力較強且態度端正的優等生;基礎一般、奮進積極與水平有待提高的中等生;以及能力滯后、信心失衡與基礎不穩固的后進生。
二、借助微課提高學生個體的學習收益
接下來,教師需面向全體落實因材施教戰略思想,將微課貫穿于實際教學中,設計能面向不同層次群體的多類型微視頻,全力幫助各層次的學生個體解析學習疑難點,增進課文內容理解并施展語言能力,切實保障高度學習效益。
(一)目標的確定
以譯林版二年級Unit7“Summer”為課例加以分析,考量本課教學內容后要為各個層次范疇的學生設立針對性學習目標,并且借助微視頻來落實不同層次專屬的教學指導方案。對于C類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基本了解課文信息,能回答教師的簡單問題,并認知重要語言點的含義,扎實能力基礎;對于B類學生而言,需要完全了解課文信息,并能使用本課重要詞匯、句式來展開對話交際;對于A類學生而言,建立在透徹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還需完全了解教師拓展的有關春、秋與冬等季節方面的輔助資源,并能從宏觀角度使用所學知識來對這些季節的區別加以闡述。
(二)分層指導的落實
微視頻可定義為“基礎類”和“拓展類”兩種。在分層教法落實的課堂中,教師先播放“基礎類”微視頻,基于本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視頻瀏覽中借助人物行為理解語言點的含義,并根據觀后感來獲取對課文的加深理解。瀏覽完成后,教師可向C組學生發問,詢問其有關夏天的個別信息,檢閱其理解程度,并使之回顧所學語言點來增進掌握;然后要求B組學生圍繞“What I know about summer”這一話題與同一層次范疇內的其他學生展開會話交際,督促其使用本課語言點來對夏天的基本概況加以綜述。
微課的主要載體——微視頻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析疑難知識并梳理課文內容的;而在課后鞏固階段側重呈現的是具體教學環節,可切實幫助各層次的學生,按照實際學習需要來增進復習與鞏固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琳. 微課在小學英語常規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20.
[2]馮秋桃.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新課程研究,2020.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