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榮欣
摘? 要:現階段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教育事業的融合力度在不斷增強,微課程正是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融合的產物。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將微課程應用在中小學信息技術中,可以幫助教師緩解教學壓力,提升教學的效果,為培養高質量、現代化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微課技術;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運用策略
新時期素質教育的發展,對中小學教育的要求不斷提升,在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的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育模式開始走入了中小學的課堂。微課的教學形式更為靈活,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突破學生學習的空間限制和時間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技術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學習的質量。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指的是教師采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制作的微型課堂,課程的內容可以轉型到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微課的內容大多具有一定的主題,通常微課的時間長度為5—10分鐘,在短時間內對重點的內容進行講解,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一到兩個知識點,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微課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
教師在介紹“PPT制作”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教師制作的PPT課件,并將制作的知識以微課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在微課中對PPT制作的相關內容進行展示,包括“PPT課件的新建、打開、關閉”“PPT課件插入文本框或圖片、動畫”等模塊,將這些模塊制作成微課,學生由易到難學習PPT課件的制作方式,掌握PPT制作的方法。最后,教師再開設一個自主學習探究的模塊,讓學生制作一個關于“介紹自我”的PPT,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
微課在制作時要從不同角度制作,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教師講解“制作并發送電子郵件”一課時,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創設電子郵箱,并掌握電子郵件的制作與發送方法,讓學生掌握圖片插入、文本輸入等方法,并結合郵件內容進行調整和美化。教師可以制作一個課件對處理文字和細節部分進行介紹,這樣學生學習不同的課件可以增強不同的知識,使信息技術內容學習變得更加全面。
(三)采用分組學習,加強課后拓展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微課堂應用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微課件在制作時可以將有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意識,豐富微課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要積極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微課堂的作用和價值,引導學生提升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偉. 微課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 讀與寫(上、下旬),2019(20):287-288.
[2]劉琦. 微課程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13):101.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