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艷
◆摘? 要:小學生接觸知識的時間較短,其基礎知識水平以及思維能力都比較差,因此,部分教師就容易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教授學生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思維,喪失自主學習的意識。而隨著新課標的推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已經成為了數學教學重點內容。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將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探究,以期有所貢獻。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探究式教學主要以探究為主,旨在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解決數學問題,掌握數學知識。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搜集資料、調查分析、還需要不斷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因此,探究式教學法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讓學生發現數學的奧妙,也能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使班集體成為一個和諧融洽的大家庭。
一、轉變教學理念,構建生本課堂
在學習中,學生的學更勝于教師的教。然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小學生能力有限,所以一直以來教師更注重“教”。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地位不斷被邊緣化,他們不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想要落實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主動權給學生,構建生本課堂。為此,教師時刻謹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以引導取代直接將知識教授給學生。
例如:在教授《混合運算》時,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在混合的計算順序,而是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帶領學生去一步步探索運算規律。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一支圓珠筆2元,小明想要買4支圓珠筆,一共需要花多少錢?根據所學知識,學生能夠快速得出小明所需要的錢數為2*4,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接著思考,若小明一共帶了十元,那么買完圓珠筆,他還能剩多少?此時,學生經過思考,就會嘗試以混合算式10-2*4來解決。至此,教師就可以再為學生出一道習題,圓珠筆的原價是三元,文具店促銷,決定每支圓珠筆降價一元,小明決定買四支,他一共花了多少錢?針對這道習題,部分學生列出的算式是這樣的3-1*4。此時,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所列的算式有問題,而是應該讓學生與上一道習題的算式進行比較,并通過自學閱讀教材,去思考一下正確的算式應該是什么樣的。如此,學生不僅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掌握混合運算的法則,也能發現探究數學知識的趣味,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構建趣味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探究的主體。在使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探索知識時,教師不能不做任何鋪墊,就直接設置教學目標,讓學生去探究。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如果教師不能為學生創設趣味情境,那么學生將無法融入數學課堂,主動探究知識。因此,想要落實探究式教學法,教師就需要立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為學生創造一個他們喜歡的情境。
例如:在教授《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他們創設一個趣味十足的情境。在認識人民幣前,小學生已經認識了數字和基本的漢字,所以根據人民幣上的數字以及漢字,他們能區分出不同面額的人民幣。因此,此堂課的教學難點,不是讓學生認識人民幣,而是讓學生分清楚分、角、元、十元、百元人民幣對應的市場價值,懂得不同人民幣可以購買什么東西。因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買東西的生活情境。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興趣愛好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喜歡的物品都有什么,然而據此為學生設計交易的物品。由于此堂課需要讓學生明白人民幣中的換算,以及不同人民幣所代表的價值,所以在設計情境時,教師就需要按照市場價格對模擬物品定價。此外,教師也需要為學生準備不同面額的點鈔券,讓學生進行交易。這個趣味情境,學生的探究欲望就能極大程度被激發出來,他們愿意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以此,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人民幣,并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買東西。
三、尋找合適契機,注重科學引導
探究式教學法雖然主要以課堂探究為主,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完全將課堂交給小學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小學生知識水平較差,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他們往往會無從下手,其次要原因就是小學生自制力比較差,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忘記學習的初衷。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尋找合適的契機,讓學生進行探究。
例如:在教授《克和千克》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講解這兩個質量單位的區別。待學生對重量有了基本的認知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探究任務,讓學生搜集家中的一些食品袋等,去觀察物體的重量都是多少。此外,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用廚房秤,去稱一些常見的物體,感受不同質量物體的區別。如此,學生既能快速通過自己探究,掌握克與千克的知識,并學會估測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又能發現課堂探究的樂趣所在,從而愛上這個探究的過程。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探究教學法是符合教學發展趨勢的。為此,數學教師就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教學現狀,從構建生本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注重科學引導等方面進行滲透。如此,學生才能逐漸養成自主研究的好習慣,具備自學的能力,為學習更為高深的數學知識以及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榕.淺析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15):138-139.
[2]溫雙艷.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策略[J].科技展望,2016,26(3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