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杜斌
◆摘? 要:隨著社會格局的不斷變化,國家對于人才培養的目標也適當做出了調整。目前在國家大力推行新課改的背景下,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平衡能力以及肢體協調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在新時期我國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既面臨機遇,又要迎接挑戰,所以要求相關人員提高重視,切實推動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高中體育;創新;寓教于樂
一、創新教育的相關概述
1.創新教育的概念
創新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創新教育不僅僅體現在教育方法的變化和教育內容的更新等教育操作層面,而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理念在教育中的全面融入。創新教育更加側重于為學生構建符合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良好環境。為學生成長提供適宜的“土壤”。
2.創新教育的要點
創新教育是教育觀念的轉變,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需要對教師與學生逐漸的關系和地位重新認識,這也是理順教與學的關系要點所在。創新教育需要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雙主教學”,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為學生營造出活躍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驗教學氛圍,進而觸動學生學習動機和情感、意志的轉化,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創新意識。
二、體育教學中寓教于樂的途徑與方法
1.對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疏導
在高中體育創新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教師的外在干預只是一個方面,想要學生得到能力得到更有效地發展,教師需要從多個渠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改善學生心理壓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素養得到更全面地發展和進步。對學生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尋找路徑:首先學生可以通過體育學習獲得滿足感,通過學生自身的理解從而得到答案能夠激發學生的滿足感,使學生保持積極學習心態,這和打游戲是一個道理。學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了抑制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學生的世界觀得到不斷的豐富和填充,使學生對體育鍛煉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形成真正的興趣。對此教師需要在教育中多開展一些適合學生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對體育的學習保持極大的熱情。另外,可以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互動中緩解心理壓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籃球教學可以分為4~5個小組,足球教學則按男女進行分組即可。體育游戲內容也不應局限于競賽形式,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游戲,比如“貼燒餅”、“花式跳繩”、“捉老鼠”等游戲,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
2.進行平衡訓練
在平衡訓練當中,需要讓學生針對自身的特點利用不同部位發力來保持身體平衡。在進行這個訓練時,可以輔助一些器械,讓學生在進行不同動作時保證自己不在器械上落下,從而更明確地達到訓練平衡的目的。比如,可以讓低年級學生進行走輪胎的平衡訓練,將汽車輪胎排成各種圖形,讓學生在輪胎上前進。由于輪胎有一定的柔軟度,所以學生在輪胎上前進的時候也需要控制身體保持平衡,進而培養學生的平衡能力。
3.創新武術動作內容,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文化氛圍的創建需要在長期實踐中形成,整個過程中也需要組織一些形式多元的體育活動,引導眾多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學生對傳統體育與校園文化結合的了解。學校可以組織一些體育競賽,通過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自己喜歡的項目中,在運動過程中體會到別樣的文化。就以傳統體育與校園文化結合節為例,這是將體育和健康作為重點,全校師生為主體,具有體育競技的娛樂方式,在傳統體育與校園文化結合節中,既能豐富文化建設形式、內容,還能為學生提供多元的體育活動內容,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武術的教學中,可以在其中融入多種體育精神,向學生宣講武術項目,引導學生進行武術的鍛煉。近幾年,部分學校將武術引入到傳統體育與校園文化結合建設中,豐富了學生的業余時間,而且將體育與校園文化結合建設和文化進行有效整合,借助最明顯的明星效應,讓學生主動去接受健康、積極的生活。
4.合理運用網絡體育視頻、提升學生的體育實力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后,明確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策略,強調對學生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信息化時代下,越來越多的教育行業專家加入到了新時代的熱潮中, 通過互聯網平臺上傳教學心得與教學視頻,更多的優秀的學習案例被流傳在網絡中,在這樣的環境下,“以人為本”理念的實施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網絡體育視頻進行教學,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體育儲備,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提取互聯網中的精華,激發學生的潛在力量,逐步地提升學生的體育實力。例如,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體育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每種拳術的獨特內涵和文化特質,促進學生積極的探索拳術文化,了解拳術的發展。保證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體會民族精神。對此,成立拳術文化小組,了解各個地區拳術的種類和特點,然后組織相關的代表人員,總結其中的文化體育。面對太極拳,從訓練內容而言,體現了“道法自然”的思想,所以在闡述相關體育的時候,應該從“仁愛”的層面入手,強調寬容,讓學生逐漸養成“后發制人”的良好習慣,這樣能從多個層面去傳承文化內涵,逐漸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三、結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要以新課改為指導思想,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從小學生的心理角度入手對教學進行全面改革,采用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展開體育活動,這樣必定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快樂體育。
參考文獻
[1]李超.小學體育游戲的設計與合理運用探討[J].體育風尚.2019年03期.
[2]江順達.論小學體育的游戲設計及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4年15期.
[3]柴雪峰.合理運用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J].中華少年.2016年18期.
[4]雍國麗.基于小學體育游戲的設計與合理運用的幾點思考[J].亞太教育.2015年22期.
[5]徐維維.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