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文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提出,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除了要傳授基本的化學理論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初中的化學是學生們接觸化學學科的開端,可以說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思想教育思想,運用科學方法大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鑒于此,本文探究了初中化學教學中核心素養能力提升策略,希望可以為各位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在初中階段被加入到學生的學習體系中,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專家們對化學學習的重視,希望學生可以在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盡早地掌握化學的研究方法,感受到化學世界的奇妙。自從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出現以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目標和方向發生了一系列的改變,與傳統的教學相比堅持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導向,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學會自主探究發現有意義的問題,并且根據自己的假設來設計實驗過程,最終順利得出有效的結論。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技巧、邏輯能力等綜合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初中化學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也能大大提高。筆者在下文中結合教學案例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推動初中化學教學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當代需求的綜合性人才。
一、教學中融入生活素材
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正處于啟蒙階段,面對一門比較陌生的學科,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更多生活素材,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化學學科包含的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進而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學習中。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善于融入生活化地教學素材,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導入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1]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空氣》的時候,雖然學生在此之前對空氣和氧氣已經有了比較豐盛地常識,但從化學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生掌握地這些內容比較零碎,而且不夠深入。對此,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為學生介紹了空氣的組成,引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隨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實驗,初步培養了學生觀察實驗、剖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素材,使學生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化學思維。
二、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
初中生剛剛接觸化學學科的時候,面對化學中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會有頤堤港的難度。教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進而對化學的啟蒙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2]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向學生全面地展示化學世界的奇妙,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分子和原子》的時候,該部分的教學重難點是從微觀角度認識物質,并且可以用分子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知道了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但由于分子與原子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比較困難。對此,教師借助多媒體開展了信息化教學,引導學生探究了微觀世界的奧秘,使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通過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增強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貫徹“綠色化學”理念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給人類和其他生物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在初中化學教育啟蒙階段,教師就需要為學生灌輸“綠色化學”的理念,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當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思想之后,未來在化學方面的發展會更加長久,同時也能將學生培養成當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3]因此,教師需要貫徹“綠色化學”的理念,將綠色化學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以此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例如,在一次污水凈化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反復強調了水污染對人類的危害,并且通過實驗分析出被污染的水中的雜質,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深刻反思。通過對綠色化學觀念的深入貫徹,提升了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推動了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
總的來說,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傳授給學生基本化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當代需求的綜合性人才。因此,初中化學教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將化學核心素養作為教學導向,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景煌.試析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學科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20(A5).
[2]易克華.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分析——以“情境—問題”式教學方式為例[J].教師博覽.2021(09).
[3]潘峰.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