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鳳 吳雅茗 陳時宏 田華 曾云 溫俊 尤梅桂
摘 ?要:說課是教師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向專家或同行講授某節課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由聽者評議、說者答辯,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研究。說課是重要教學研究和教師基本功訓練的活動方式,教師熟練掌握這一技能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該文以解熱鎮痛抗炎藥的經典代表阿司匹林的說課設計為例,從教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這7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為探求新型的藥理學教學模式提供依據。
關鍵詞:說課 ?阿司匹林 ?教學設計 ?情景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c)-0125-03
Lesson explaining Design of Aspirin
—Case Oriented Situational Teaching
HUANG Mingfeng ?WU Yaming ?CHEN Shihong ?TIAN Hua ?ZENG Yun ?WEN Jun ?YOU Meigui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Xiamen medical college,Xiamen,Fujian Province, 361023 ?China)
Abstract: Lesson explaining is a kind of teaching research that teachers teach experts or peers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a course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preparation. The speaker evaluates and answers the lecture to achieve mutual exchange and common improvement. Lesson explaining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research and the basic skill training of teachers. Teachers can master this skill well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Taking the classic representative of aspir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igns the lecture from seven aspec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objectives,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methods,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exploring new teaching mode of pharmacology.
Key Words: lessons explaining; Aspirin; Instructional design;Situational learning
近年來,說課活動在各高校紛紛開展[1]。說課是授課者經過精心備課之后,將某節課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向同行或教研人員闡述,通過同行之間的相互探討,使教學設計趨于完善的活動,是一項重要的教研活動[2]。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學科,是連接基礎醫學理論與臨床醫學實踐、藥學與醫學之間的橋梁學科,是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藥理學說課通過與其他老師之間的交流探討,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于新教師在教學方面的快速成長。而說課可以迅速提高教師整體的素質[3]。筆者現就執教的藥理學學科中的解熱鎮痛抗炎藥阿司匹林為例,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優化設計,說課設計報告如下。
1 ?教材
說課內容選擇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藥學類專業第8版《藥理學》教材的解熱鎮痛抗炎藥這一章。藥理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直接為后繼課程服務,為臨床藥物治療工作奠定基礎。此次課對接藥學技術人員在專業崗位上開展用藥咨詢工作,對學生未來從事藥學專業崗位具有重要意義。
2 ?教學目標
2.1 知識目標
掌握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和主要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措施。
2.2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藥物的作用機制、藥理作用出發,根據病情進行合理用藥,并能根據藥物的不良反應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逐步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技能。培養學生學習藥理學的正確思路和方法,引導學生基于已學知識推導出新知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3 情感目標
使學生明確藥理學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體驗如何利用醫學知識進行合理的處方用藥;感受藥理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貢獻,激發參與藥理學研究的熱情。
3 ?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藥學專業二年級的本科生,已系統學習了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微生物學等相關課程,基礎扎實,學習態度認真,認知和接受新知識能力較強。故講解知識點時,要注重引導,拓展思維,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加強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尤其是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4]。經過該課程前面章節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了藥理學學習方法:根據作用機制推導出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但仍需加強聯系、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4 ?教學方法
依托超星學習通發布預習任務,并以阿司匹林防治心絞痛的病例設置職業情境導入新課。該課堂講授貫穿1條主線,即:什么是阿司匹林?→為什么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有哪些不良反應,該如何防治?→總結。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采用設問和交流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獨立思考、主動求知,從而激發他們的潛能。利用超星學習通隨堂發布測試題,階段性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列表比較記憶法”解決重點,以口訣歸納總結重要的知識點,使學生易于理解記憶。
5 ?學習方法
藥理學中藥物的講授及學習主線都是根據藥物的作用機制推導出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然后根據不良反應提出防治措施,該課程的講授始終貫穿這1條主線,不斷啟發學生思維,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會學、樂學、學會。此外,該課程采取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歸納總結,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用藥咨詢相關視頻,以及組與組之間互評等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6 ?教學過程
6.1 課前預習
依托超星學習通發布學習任務,讓學生查閱不同劑量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預習新知識;讓學生提前觀看阿司匹林發現史的微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6.2 導入新課
首先,拋出一個與阿司匹林相關的病例:患者周大爺,65歲,因持續性胸痛伴左肩放射痛2 h,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緩解入院,主要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方案:除其他的治療藥物外還需長期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職業情境模擬患者周大爺向藥師進行用藥咨詢,假設學生就是這名藥師,該如何回答周大爺的問題。
藥學專業的學生將來可能成為藥師。該課情景模擬藥師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用藥咨詢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學生對于如何應用藥物解決患者的病痛以及如何適應未來的職業角色充滿了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6.3 講授新知
6.3.1 情景模擬:三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阿司匹林是什么藥?”
阿司匹林是一百年老藥,與地西泮和青霉素一起被稱為是醫藥史上的三大經典藥物[5]。阿司匹林是解熱鎮痛抗炎藥的經典代表。解熱鎮痛抗炎藥共同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過程中的環氧酶,使得致熱、致痛、致炎的前列腺素生成減少,從而發揮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
(2)第二個問題:“周大爺為什么需要長期地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呢?”
不同劑量的阿司匹林產生不同的藥理作用,具有不同的臨床應用。小劑量(50~100 mg/d)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如心絞痛、心梗),腦缺血病或手術后血栓的形成。循證醫學證明,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長期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中等劑量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常用于感冒及各種原因所致發熱,治療頭痛、牙痛、肌肉痛等慢性鈍痛。大劑量具有抗炎抗風濕的作用,可治療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該部分內容采用流程圖闡述不同劑量下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和發揮的臨床應用,并歸納小結,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隨即利用超星學習通發布習題“醫生給周大爺開的關于阿司匹林的醫囑可能是哪條?”,進行隨堂小測,明確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3)第三個問題:“知道了自己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周大爺心生憂慮,長期服用會不會有什么不良反應?該如何避免呢?”
阿司匹林主要有五大不良反應,通過口訣[6]“為您揚名易”概括,朗朗上口,方便記憶。為:胃腸道反應,最常見,表現為上腹不適,甚至胃潰瘍、出血穿孔等,故胃潰瘍患者禁用,措施:餐后服藥,同服抗酸藥或選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您:凝血障礙,加重出血傾向,有出血傾向患者如血友病、孕產婦禁用。如需手術的患者,術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揚:水楊酸反應,即劑量過大可出現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視力及聽力減退等中毒反應。一旦發生立即停藥,靜滴碳酸氫鈉促排泄。名:過敏反應,少數可出現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甚至引起過敏性休克。某些哮喘患者誘發阿司匹林哮喘。易:瑞夷綜合征,指的是流感、水痘等病毒感染伴發熱的兒童及青少年用阿司匹林退熱,極少數病人出現嚴重的肝衰竭合并腦病,甚至導致死亡。故病毒感染兒童禁用阿司匹林。隨即利用超星學習通發布習題“周大爺最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隨堂小測,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6.3.2 該課總結
運用歌訣與學生一起回顧、總結此次課的主要知識點。歌訣:乙酰水楊酸,抑制環氧酶,解熱又鎮痛,抗炎抗風濕,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不良反應多,為您揚名易[6]。歌訣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將枯燥無味、難以理解記憶的內容變為學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記憶形式,而且記憶更加準確、持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氛圍,降低學習難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7]。
6.4 課后作業
(1)完成超星學習通上幾位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的用藥咨詢;(2)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用藥咨詢相關視頻,組與組之間互評;(3)完成課后習題;(4)運用“問病薦藥”的思維預習下一堂課的內容。
7 ?教學反思
該堂課優化教學設計的效果直接明顯,亮點為:一是以“情景對話”方式培養學生學用藥咨詢的思維方式,為勝任職業崗位奠定良好基礎;二是“職業場景”模擬,代入感強,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三是結合“執業資格考試”精選病例,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利于學生掌握執業資格考試所需的藥理學知識[8];四是借助超星學習通完成課前預習、隨堂測驗、課后復習、拓展,實現信息化高效教學模式。
該課堂的不足在于藥理學主要以基礎理論為主,涉及的藥物種類繁多,藥物作用機制復雜[9],教材中缺乏臨床病例,內容枯燥難學,作為一名新老師,教學和臨床經驗不足,理論聯系實際的講授有所欠缺。故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臨床積累案例,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由于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多媒體不自覺地替代了板書,但清晰直觀的板書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板書會取得良好效果,故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將努力讓每堂課的板書布局合理、形式多樣,書寫認真規范,有利于學生理解接受教學內容,從而打造《藥理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阮耀祥.高職高專藥理學抗消化性潰瘍藥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7):67-68.
[2] 楊慧,陳曉靜,閔紅燕.混合教學模式下“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的說課設計[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7):133-134.
[3] 高璇.教育心理學理論在初中物理說課綜的應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9.
[4] 周靜,金蓉,張子英,等.解熱鎮痛抗炎藥說課設計案例[J].北方藥學,2014,11(10):143-145.
[5] 羅麗君,賈朝均.解熱鎮痛抗炎藥阿司匹林課堂教學設計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5):776-778.
[6] 湯以恒.解熱鎮痛抗炎藥[EB/OL].[2017-04-30].https://www.med66.com.
[7] 白惠,崔偉娜.發揮“歌訣記憶法”在版塊式外語學習中的作用[J].中外企業家,2020(12):207.
[8] 吳雅茗,尤梅桂,陳蘭妹,等.《藥學服務實務》課程“感冒的問病薦藥”說課設計[J].智慧健康,2018,4(17):148-149.
[9] 覃琳,莫玉蘭,申志強.微課嵌入式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以毛果蕓香堿藥理作用機制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5):183-184.
①基金項目:廈門醫學院校級課題——藥理學金課建設(項目編號:XBJK2020037)。
作者簡介:黃明鳳(1990—),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