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
【內容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時代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呈現出一片蓬勃向上的趨勢。以教育為例目前幾乎所有的科目,都借助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筆者身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帶來的益處。比如:PPT、微視頻、動畫等等,其中微視頻對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和意義,不僅可以展示物理現象和規律,同時還可以作為實驗教學等相關教學情境,本文將對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實踐研究。
【關鍵詞】微視頻 初中 物理教學
微視頻指的是以簡短精煉而且目的性強的視頻作為信息傳遞的方式,微視頻一般不會超過二十分鐘,是對某個現象和問題的解釋,視頻的內容不僅針對性強,而且非常吸引觀眾。遷移到實際教學中,微視頻對教學也非常有幫助,但是如何將微視頻有效的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開來,還需要教師去研究和探索。新時代初中物理教學已經走向了信息化教學時代,如何引入信息技術,如何將信息技術作為推動教育教學發展的動力,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師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一、微視頻為主導的物理現象演示
初中物理研究的是自然現象和規律,所謂的言之有物然后對物說理正是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和要求。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是以班級授課制為主,而且教學的場所局限于課內,因此教師會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與概念相關的情境,但是最終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明顯,仍然有部分學生無法理解概念,無法在腦海中建立模型,即使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模型的樣子,這也會浪費很多時間,因此教師可以思考是否可以用微視頻來展示物理現象呢?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例如在講授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光沿直線傳播》這節課時,本節課所講的內容是光線沿直線傳播的概念,以及通過生活案例來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生活的角度上來指導學生學習,可以借助微視頻來展開教學情境創設。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展示電影片段中,一名狙擊手打開狙擊槍的激光,當激光對準了目標后瞬時間將對方擊斃。教師告訴學生這是一種最簡單的瞄準目標的方法,視頻中的狙擊手為何能夠借助激光如此精準的打擊對手呢?微視頻內容對于初中生來講非常吸引人的,因為學生進入初中也就是進入到青春期后,個人主義和崇拜主義思想將會越來越嚴重,再加上教師課后的引導學生對視頻內容的興趣也越來越高,會更主動地將本節課主題: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聯系起來。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幾乎每一個概念都涉及到相關的物理現象和規律,所以教師在講授物理概念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然現象來講解。如果能夠將概念所展現的自然現象和規律展示起來,對學生的理解和領悟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在選擇微視頻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去思考分析,思考這個微視頻是否和本節課的主題相照應。
二、微視頻為主導的物理實驗開展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幾乎每一個章節都會設計相關實驗,設計這些實驗難道僅僅是形式上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嗎?其實并不是。教科書編者在對教材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一定會考慮核心素養目標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要求,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探究能力。所以初中物理實驗非常關鍵,但是很多資源匱乏或者地理位置偏遠的初中學校,在實驗器材和藥品上準備的還不夠,所以漸漸的會影響初中物理實驗的開展。
為了讓初中物理實驗更好的展開起來,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設計電子實驗室,比如:“NB物理實驗室”“電子虛擬實驗室”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初中物理虛擬實驗室。隨后可以事先在電子實驗室中開展實驗,并通過反復的琢磨和修改,將最優秀的實驗操作微視頻上傳給學生,讓學生一邊看著教師所錄制的視頻,一邊思考問題。例如在講授蘇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電路連接的基本方式》這節課時,教師通過“NB物理實驗室”制作了一個電路連接視頻的實驗,并且在錄屏的過程中教師在其中進行了適當的講解。在新課教學中該實驗是作為一個小實驗,穿插在理論知識教學中,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嘗試著利用微視頻來講解這種小實驗,不僅直觀,而且視頻中教師的講解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理解小實驗應該要如何操作。在講授:《歐姆定律》這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掌握當電阻一定的時候,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系。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會提前帶領學生來到實驗室,進行“電阻一定時,電流和電壓之間的關系如何”的實驗。但是由于學校實驗教學資源有限,所以本實驗開展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利用動畫設計了一個電路圖,而且還可以利用鼠標,在電腦上移動“滑動變阻器”從而獲取不同的電壓值,進而探究出電流值并得出歐姆定律。最后教師同樣利用錄屏軟件,將自己在電腦上的實驗操作和講解過程錄制成微視頻,通過微視頻來指導學生應該如何開展物理實驗。
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地位非常之高,而且部分初中學校的資源比較匱乏,導致很多實驗都沒有辦法順利開展起來。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軟件來建立自己的虛擬物理實驗室,最后利用錄屏軟件,將自己在虛擬物理實驗室中的操作過程錄制出來,由此一部優美真實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視頻就展現出來了。
三、微視頻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部分教師發現,每一堂課總會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有的學生直接漠視教師的存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缺乏設計能夠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活動,所以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既學習到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而這種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創設。
例如在講授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熔化和凝固》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展示了一段微視頻,微視頻中展示了很多鏡頭,比如:在一個大冬天的街道上,路面上結起了冰,但是隨著太陽的照射,路面上的冰也越來越薄。而人們為了過冬,會將很多的食物儲存在家中,并且放在冰箱中保存起來。教師要求學生以搶答的形式回答,視頻中哪些鏡頭表示的是熔化現象,哪些鏡頭體現的是凝固現象。第一位舉手的學生可以取得發言權,如果回答正確將會加兩分,如果回答不全面只會加一分,并且教師會繼續讓下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直到問題回答全面為止?;蛘呓處熢谥v授新課之前可以給學生展示一段微視頻,讓學生通過知識搶答的形式,吸引學生對視頻中的內容進行揭秘,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思維的目標。例如在講授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人耳聽不到的聲音》這節課時,教師展示了一段微視頻,視頻中展現了一段嘈雜的馬路,教師暫停視頻問學生:大家能夠聽到什么聲音呢?學生回答吵鬧的汽車喇叭聲。隨后視頻中展示了一只小飛蛾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教師向學生提問: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能夠聽到飛蛾在花叢中飛翔時,翅膀扇動的聲音呢?學生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教師繼續啟發學生:青蛙、蝙蝠能夠覺察到它們背后的飛蛾呢?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聲音時我們人類聽不到的嗎?微視頻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講非常生動有趣,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對本章節內容更加充滿好奇。
以微視頻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教師可以通過互動搶答的形式來展開,利用微視頻展示學習內容,通過微視頻來激發學生的疑問和好奇心,從而利用現有的知識對視頻的內容展開思考和分析。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現象和問題的思考分析能力。
四、微視頻為主導的課后教學活動開展
教學實際上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課內一個是課后,課內主要是由教師對學生講授新課內容,課后是學生在學習了新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對知識進行應用和鞏固的過程。實際上課后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同時對于很多學生來講課后也是一個彎道超車的過程。
因此教師的教學可以從課堂內滲透到課堂之外,思考如何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課后學習效率。當前微視頻已經成為人們最主要的休閑娛樂的方式,而且初中生對于這種新鮮事物也是比較感興趣的,所以教師可以制作微視頻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例如在學習完蘇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光的折射》這部分知識時。教師轉變學生課后學習的方式,摒棄以往的題海式戰術。首先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對如何作出折射光線這部分知識還不是特別熟悉,很多學生分不清光線從空氣射入水中,以及從水中射入空氣時兩種折射現象的區別。隨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問題制作了一段微視頻,在微視頻中教師專門對該部分知識進行講解,并且通過一些動畫來演示光線從空氣射入水中,與從水中射向空氣二者之間的區別。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通過微視頻再次學習:《光的折射》中的重難點,相當于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幫助學生在課后化解新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學生來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視頻不僅僅可以利用在新課教學中,同時在課外教學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提高學生在課外的學習效果,必須要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在課后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展開微視頻的設計,讓學生自主通過微視頻的學習來化解疑難。
結語
微視頻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工具,微視頻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展示其中,可以將信息以最優的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對于學生來講微視頻是生動有趣的教學素材,對于教師來講,微視頻可以利用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同時微視頻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根據需求來設定,所以微視頻是一項非常好的教學工具。
【參考文獻】
[1]郭永記.CTCL范式下微視頻學習資源的開發與應用——以初中物理“光現象”學習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0):62-63.
[2]馮雅萍.基于學習進階的微視頻輔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3]楊國梁.實驗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8):18.
[4]吳婷婷.淺談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9(31):166.
[5]李中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動畫微視頻翻轉課堂的探討[J].新課程(中),2018(12):135.
[6]卓海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微視頻資源的開發與應用[J].高考,2018(22):118.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美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