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寧
【摘? ?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還比較差,教師如果講述大量的理論知識內容,很有可能導致他們無法理解。所以,教師要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中融入一些較為生活化的元素,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道德、三觀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個更健康的思想。本文簡要分析了將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生活化的意義,并闡述了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教學;生活化教育;道德與法治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0-0066-02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Sanshipu Primary School, Gaoping Town, Jingchuan County,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JING Xiaoning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till have poor comprehension ability. If teachers tell a lot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t is very likely that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incorporate some more life-oriented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so a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knowledge while cultivating students ethics and three views,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a healthier mind.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making the curriculum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into life, and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 and rule of law in elementary schoo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ing; Life-oriented education;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思想認知體系,所以說,他們在對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理解時不能夠完全將其進行“消化”。因此,需要教師將這些理論性的內容變得生活化一些,使其更通俗易懂,更便于學生理解,也就是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將理論知識理解了,還可以讓學生得到一些實踐的經驗,可謂一舉兩得。而且道德與法治本身就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高效率的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認知,從而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道德,懂法、知法、守法,有一個正確的三觀,進而使學生更健康地成長。
一、將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生活化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雖然很少涉及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哲學性的內容,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它們仍舊是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內容。而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融入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促進學生思想認知能力的形成。
(二)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單純地講解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內容,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學生就會放棄聽講,開始左顧右盼,這樣一來,也就會導致課堂的整個教學效率比較低。而如果將這些理論性的知識內容通過生活化的例子來帶入的話,在一開始就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了學生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道德與法治教材生活化
我們都知道,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本身就是為了向學生開展德育的教學工作,但是時代在不斷變化,互聯網的出現雖然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使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了起來,獲取信息也更加便捷、快速,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其也可能讓分辨意識不強的未成年人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人員在對教材進行編寫時,應當改變其自身的思想,意識到現在社會的改變,意識到傳統的德育教學內容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學生,而應當增加一些現實生活中貼合學生生活的內容,讓學生多了解這個世界的好與壞,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判斷是非的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形成自身的思想認知。而且,生活化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具有更強烈的吸引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教師應當巧妙地設計一些教學情景
常言道“實踐出真知”,這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也同樣適用。我們現在的教育更加提倡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而不只是學生成績的提升。所以,教師在展開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時,就要不斷地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樂于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多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就,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當然,教師要多創設一些符合學生實際生活情況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中,從而促進其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促進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向學生講解“學會過馬路”這一部分的知識內容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之前,教師就可以提前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來做一段紅綠燈的小動畫,為學生創設一種過馬路的情景。然后在正式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在過馬路時需要注意什么?紅燈亮起的情況下需要怎么做?綠燈亮起的情況下需要怎么做?黃燈亮起又是什么意思呢?因為平時學生往往都是跟隨著家長一起過馬路的,所以如果讓他們具體描述出來的話,可能他們也不能描述得很準確,這時就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一種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學習交通規則,并熟練地掌握交通規則。這樣一來,在開展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會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體驗的生活化
現在的教學更加提倡的是將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因為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時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能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在正式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之前,要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設計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同時,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前,教師可以提前做一個調查問卷,看一看學生們更想參與的什么樣的活動,這樣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會更有實質性意義,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更有興趣,參與活動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還會使學生有更好的體驗感,從而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團結”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組織學生來唱一首“團結就是力量”,則可能不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也就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致使學生的學習體驗感不佳。而如果教師提前咨詢學生,就會知道學生比較愛玩一些什么游戲,就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來玩游戲,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團結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學生有了更好的學習體驗感,也會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思想認知。
(四)作業布置生活化
教師不僅要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以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應當注意學生的課后鞏固生活化。在向學生布置作業時,可以拋棄那種固有的傳統的書寫的方式,而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鞏固知識。比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了“我的家庭貢獻與責任”這一內容之后,不是讓學生對自己在家中的貢獻與責任來寫一個多少字的小文章,而是讓學生做一次家務,或者幫爸爸媽媽洗腳等來完成作業,將父母將學生做家務的樣子用照片記錄下來,這樣的課后作業更有意義,也更有利于學生思想認知的養成。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容,還可以使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使課堂充滿積極活躍的氛圍,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志琦.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理念的思考[J].學周刊,2021(01).
[2]武道保.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分析[J].公關世界,2020(22).
[3]邢吉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J].讀寫算,2020(32).
[4]周巧燕.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華夏教師,2018(31).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