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鳳
摘要:結合小學生實際身心特點來說,現階段小學生身心能力尚未發育成熟,缺乏一定的自律意識,而在學生生活過程中由于自身認知水平有限,需要班主任在實際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積極為其開展指導性的幫助,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是開展班級管理有效性建設的重要意義。在以往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由于很多教師受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在進行實際班級管理時往往采用簡單粗暴地方式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批評責罵,基于這種現狀下的教育工作很難增強學生對自己的認知,管理效率也無從談起。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當緊跟教育時代的要求,不斷利用有效地手段為學生開展教育活動,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生活氛圍,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正確的思想價值觀,為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班級管理;小學班主任;方法策略
開展有效性的班級管理工作其簡單而言便是在班主任既定的教育目標下,利用有效地管理手段與教育手段,針對班級內的全體學生,根據班級內部的各種問題、各種顯現,進行協調、組織等活動,最終使班主任完成自身既定的教育目標。簡而言之,班級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管理形式,其主要目的便是使學生在班主任正確的帶領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既可以看做一種紀律性的約束,同時也可以看做班主任的一門必修課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該時期學生身心正處于成長階段,同時也是學生思想價值觀念與人格品質形成的初期,而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有義務有責任的為學生開展更為高效的管理工作,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因此,在這一要求下,班主任應當對于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重新進行定位和認知,利用有效地手段為學生開展管理活動,切實改善班級教育氛圍,提高管理效率。
一、提高班主任自我管理水平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生活過程中,班主任是與學生日程接觸時間最長的人,且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密切。而在實際班級生活過程中,班主任自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是學生形成人格品質的主要標桿。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作為小學班主任而言,自身手段引導不斷增強道德修養,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質,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為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到更好的指導性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為構建班級管理高效性奠定基礎。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班主任自身的道德素養,其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展:首先,班主任應當利用閑暇之余,不斷進行專業性學習,通過閱讀豐富的教育書籍,提高自身在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切實提高自身班級管理能力;其次,不斷了解及掌握豐富新聞資訊,對教育行業的發展及教育能力的提升不斷進行學習;最后,班主任還要不斷注重自身的行為舉止,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形象。通過上述幾點要求,班虎任能夠切實增強自身教育水平,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二、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前形勢下,各學科的教育工作都將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工作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對于班級管理工作而言同樣也要如此,在實際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要切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積極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情況,為學生開展更具針對性教育工作,利用民主的手段不斷滿足學生的班級生活體驗,提高學生的班級活動參與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班級生活的主體性,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由于小學生年齡天性等問題,自身好奇心較強,思維意識也較為活躍,因此班主任應當緊抓學生這一特點為其開展教育活動;其次,班主任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切實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最后,班主任應當切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為學生開展不同的教育策略,切實滿足每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鞏固學生的班級地位,使學生逐漸形成主人翁意識,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在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雖然強調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自我管理的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各項事務毫不干涉。在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想切實使學生有效地發揮自身主體性意識,其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需要班級規章制度的保障,且作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定然離不開成熟的制度體系。為此,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積極為學生開展班規制度規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切實尊重學生的班級主體性。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同樣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建立健全日程班級管理制度,這種制度的建立主要針對學生日程紀律、衛生、學習等幾個基本方面,同時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班主任還應當在制定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共同探討班規的制定,切實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其次,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將獎懲制度的權利交由班級管理團隊執行,切實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最后,建立豐富的班級文化活動,如組織班級學生開展體育運動比賽、辯論賽、才藝表演等方式,可以本班內自行開展,也可以和其他班級進行比賽,利用這種方式加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意識,提高班級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班級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切實利用有效地管理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生活環境,激發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為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彥玲.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J].學周刊,2021,(2):169-170.
[2]劉彩云.淺談小學班級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J].考試周刊,202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