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初中英語課堂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別是在課改以及信息課堂的要求下,初中英語課堂更重視教學的多樣化,同時,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根據學生特點,開展不同的模式教學,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學課堂的質量。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更注重課堂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技巧,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本文主要論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分析了初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進一步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英語課堂;主動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言教學占據比例過大
初中英語教材中,很多文章里面的語句都包含了一節課的知識點,例如,需要學習的單詞、語法等,知識點涵蓋量相對比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容易走入誤區,只關注文章里面體現的知識點,把這些知識點作為一種語言知識進行講解,把教學時間用于學習單詞、語法等內容上,學生沒有真正把握文章的內容,更不會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長期下去,學生每次學習英語閱讀時,無形中就會走入只關注單詞、語法等,不理解文章意思的誤區,閱讀能力也無法提高。
(二)閱讀技巧欠缺
目前,初中英語課堂中,一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時,過分注重文章單詞以及語句的意思,忽略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文章也無法深入理解。單純靠詞匯量的多少對文章進行解讀,往往就會導致學生在閱讀文章時,缺少對文章內容的探究,片面理解文章意思,體會不到文章的真正內涵,從而就會對文章解讀出錯,無法提高閱讀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鑒于傳統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只關注學生對單詞以及語法的理解,脫離文章的內涵以及閱讀方法的培養,把思維導圖融入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會起到不同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要清楚思維導圖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如何通過思維導圖優化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文章內在的邏輯關系、采用不同的符號表示學習內容、結合多媒體教學展示思維導圖等方式,從而更好地實現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一)結合文章內容,展示邏輯關系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基本上是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不同文體的文章,閱讀方法和技巧就不一樣。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表面內容,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以及在理解文章的深刻內容的同時,還要掌握不同文體的不同閱讀方法。如,教師在教學記敘文的時候,記敘文的幾要素要在文章中找出來,也就是指導學生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的發展經過、事情的結果等找出來。在文章中,學生可關注一些表達先后順序的詞語,像“First,Next,Thereafter,Last”。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記述文的文章內容時,可以通過文章的邏輯關系,把相關的詞語串聯成一個事件。在教學說明文的時候,也可以從說明文的時間、空間方面進行引導,抓住事物的發展主線,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通過引導,鼓勵學生制作出易于理解的思維導圖,直觀性地反映出文章的表述,促使學生明確文章的主題思想,方便學生理解文章。如,教學New Year's resolution一文時,可把文章設計為以下的思維導圖:
明確文章的幾個要點“when,why,how”,通過特點的信息,理解文章的意思。
當教師教學議論文時,要明確文章的觀點,引導學生找到文章是圍繞哪一個觀點進行論述的。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由小組進行討論。每個小組結合小組的討論內容制成思維導圖,從而更好地展現文章的各種觀點。這可促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文章,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閱讀能力。
(二)運用學習符號,激發發散思維
思維導圖的最大作用是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結構圖直觀地看到文章的大概意思,形象展現文章的主要內容,也為閱讀文章提供有利的依據。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學習符號來代替文章內容。如,很多時候教師會采用“&”這一符號來表示并列關系,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數學符號來表示,如 “”。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The weather is fine all year round”這一內容時,可通過發散學生的思維來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可以通過制作思維導圖來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通過這種教學模式,采用不同的學習符號制作思維導圖,能夠促使學生在自身的腦海當中形成一種思維網絡圖。逐漸,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就會自覺地把文章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大腦中也把文章內容構造成一個網絡知識圖,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三)采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文章內容
隨著課改的發展,信息技術也逐漸融入到課堂中,教學設備越來越完善。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也開始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通過用聲音、圖畫、動畫等方式展現內容,體現課堂的先進性以及合理性。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根據文章內容,設計出直觀的思維導圖,把思維導圖更形象化、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對知識點認識更深、更直觀。當然,在使用多媒體技術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考驗的是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是否到位、備課的時間是否充分。在設計環節中,教師需要考慮到知識點、文章內容是否能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因此,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思維導圖可以有效豐富課堂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充分展現文章的內容。
初中英語閱讀對于學生來講,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突破的知識點,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閱讀能力薄弱,詞匯量比較少,方法不到位,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思維導圖的引入是一種新嘗試,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有一定幫助。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是有必要的。通過思維導圖羅列文章邏輯思維、運用不同的符號繪制思維導圖,方便學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此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繪制思維導圖,把思維導圖與文章內容牢牢結合在一起,直觀地反映文章內在的關系,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也為學生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邱海霞.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A].2019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9.
[2]李亞軍.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10).
[3]於小麗.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8).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