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彩霞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部門提出的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傳授學生知識,更要重視轉變教學方法,更新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獲得更好、更加全面的發展空間,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不僅能夠很大程度提高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發展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運用
一、 引言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有效運用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整體知識,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很大程度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將針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分析,其中包括:思維導圖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思維導圖在復習知識中的運用,思維導圖輔助合作探究學習,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保證思維導圖運用有效性。
二、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效達到鞏固記憶目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基礎教學內容以及重點教學內容,不僅如此,小學教育階段的識字量相對來說非常大,在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所運用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較為單調枯燥,通常情況下都是按照生字的偏旁或者生字的結構入手進行教學,而在進行生字鞏固以及復習教學環節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教師都會引導學生運用反復抄寫以及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而在此基礎上這種枯燥無趣并且單調的學習方式會導致學生對識字學習失去興趣,甚至于產生抵觸以及厭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發揮自身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合理有效運用,不僅僅能夠避免以往傳統識字教學的枯燥單調性,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識字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獲得形象記憶,這種情況下能夠讓學生主動并且有效達到鞏固記憶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淚》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淚字的左右結構提示出來,比如:與水有關、與眼睛有關,在傷心的時候就會自己跑出來等。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還能夠幫助學生辨別漢字,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以及印象。
三、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果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理解文章思路,歸納文章寫作手法,了解文章具體內容,對于文章的主體以及主旨進行分析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會導致將學生的思維線性化,但是線性思維方式并不符合人類立體化的思維方式,特別是針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而言,這種思維方式并不利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效率。基于此,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在閱讀教學當中,不僅僅能夠使得學生更加輕松地閱讀文章,還能夠做到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的印象,不僅如此,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存在一定的積極作用。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教師在初級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思維導圖比較高深,不能針對思維導圖加以熟練運用,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給予學生耐心引導,逐漸使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運用方法以及繪制方法等,使得思維導圖真正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
四、 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降低學生寫作學習難度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可以說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通常情況下對于寫作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畏難以及抵觸情緒,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都會出現沒有語言可以寫的問題,導致這種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思維沒有被充分發散以及打開,致使學生缺少想象能力。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進而通過思維導圖調動學生思維,發散學生思維,輔助寫作,這種情況下還能夠使得學生的想象能力獲得有效培養以及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存在著訓練學生寫景色的寫作主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進而拓展學生思路,在以“春天”為主題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春天作為關鍵詞,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引導學生聯想到春天的風、雨、動物以及植物,春天的人等,而在思維導圖的聯想下,學生能夠逐漸形成放射性思維形式。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寫作就會具備寫作內容,具備寫作思路,以此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以及寫作主動性,使得寫作學習難度被有效降低。
五、 在復習知識中運用思維導圖,增強語文知識復習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復習以及鞏固,通過在語文知識的復習鞏固過程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實現引導學生通過相關主題進而進行自主性的歸納以及整理,能夠十分有助于學生針對性地理解以及記憶相關知識。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鞏固的過程中,對于語文知識的重點以及難點,學生能夠進行記錄以及標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夠更加具備針對性去學習知識以及記憶知識,促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程度不斷提升。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將相和》教學過程中,在進行復習鞏固教學環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思維導圖,進而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針對文章內容進行實際講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給予學生一些引導以及提示,比如:文章當中一共呈現出了幾個故事。這種情況下能夠實現在幫助學生鞏固以及復習知識的同時,使得學生在整個鞏固復習過程中尋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此能夠增強學生語文知識的復習效果,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才能夠進步。
六、 思維導圖輔助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并且被大力倡導運用的創新型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教師在組織學生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這種情況下不僅僅能夠很大程度提高合作探究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合作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構建更加完善的思維導圖。例如:在進行小學語文《他像一顆挺脫的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合作探究學習。首先,教師先科學合理地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其次在學生閱讀完文章,對文章具備初步認知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章作者對于文章人物具體刻畫這一方面繪制思維導圖。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小組內成員能夠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意見以及建議,產生思維碰撞,能夠實現針對文章所涉及的人物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實現拓展,比如:人物的體態、人物的衣著、人物的語言以及人物的樣貌等。不僅如此,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將人物所表現出的品質體現出來。總而言之,通過思維導圖的合理有效運用,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夠很大程度提高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效率,以此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