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玉林
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小學必備科目中的一門重要學科,要求教師緊跟教育時代發展的需求,思維導圖作為眾多的新式教學手段中的一種,能有效地推動數學這門學科高效的發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思維導圖可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架起新舊知識連接的橋梁,促進小學生更加主動地發現與探索數學知識,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文章首先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并進一步闡述了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導圖;應用
數學是小學教學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學會知識點的同時,還要求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思維靈活力,才能讓學到的知識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怎樣發揮出學生的思維潛能幫助學生學習呢?運用思維導圖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思維導圖是一種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方式,應用到學習中,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知識點,學生也就更容易領悟。改變學生思考問題維度單一的現象,提高學生利用思維想象力來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高效教學質量的目標。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意義
思維導圖就是把知識點總結成具體的圖像模式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是直觀性的圖表,更是提升學生邏輯思維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徑。這種方法能夠將文字與圖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開始于中間的主要詞匯,由想象的方式和邏輯思維關系把每個知識點融會貫通,最后便形成了一個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這種圖形能直觀地把籠統的知識點聚集到一起,讓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點并且記牢。思維導圖更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手段,小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感覺毫無興趣,容易產生厭煩心理,那么這種方式的應用,可讓小學生對新式課堂更加感興趣,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教師在授課時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高效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意義。那么思維導圖的運用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豐富教學的多樣性
新課改的落實,要求教師的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以此來促進教師授課的高質量,高效率。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是“你說我聽”的被動傳授的方式,即教師在講臺講課本中的知識,學生在下面聽教師講。剛入小學的學生年齡小,思想不成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況且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小學生很容易就走神了,教師講過的知識點可能變成了一種形式,學生沒有得到吸收。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一種新的形式,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還能保證教師授課方式的多樣性,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促進新的思維體系的形成。數學要求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如果遇到抽象難懂的題目時,光靠學生自身的想象可能難以完成對知識點的體會。這就要求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直接明了地獲取知識。這種方式很清楚地以樹形圖的方式把每個部分的內容表現出來,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邏輯性分析能力和記憶能力。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這門學科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就決定了它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通過教師在授課中的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全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在獲取知識中,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思維導圖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當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我們能看到,每個同學對同一個知識點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都是有所不同的,說明這種方式能活躍學生的思維想象力,讓學生以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在繪制思維導圖過后,有助于學生對本節知識點的掌握。運用思維導圖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靈活運用,使知識點能夠牢記并應用。
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候,教師可以觀察出,每個學生的思維方法不同,所重點表達的東西也是不同的,這樣教師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優劣勢,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指引。教師一味地講解可能達不到學生完全獲取知識的目的,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就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也可以從中獲取到每個學生對知識預習的理解程度。繪制的同時,也要發揮學生的創新力,想象力,小學生對顏色比較敏感,那么用五顏六色的線條來繪制出自己喜歡的構造圖,添加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點上,這樣就有效地提高了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有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等各種思維品質能力的培養,可也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領悟和記憶。
(三)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
靈活的思維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死記硬背只能讓學生刻板的記住本題的答案,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這個知識點的思考方式。因為,數學這一門課程本身的邏輯性比較強,這一特性決定了學習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但是由于小學的學生年齡小,思維能力處于發展的啟蒙期,需要教師從基礎教育階段抓起,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這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思維導圖便是很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方法。在全面提高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環境下,素質教育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學校應在教學中面向每個學生的發展,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教師在教學方法應用思維導圖,能把零散的抽象的知識點都全面系統的容納到整張圖中,使學生一目了然地學到主要內容,很好地彌補了小學生思路不明確,邏輯不正確等的缺陷。教師能在教學目標中更系統的,全面的應用思維導圖,從而極大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實現數學的育人作用。
二、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應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于有難度復雜的知識點不能很好地分析,枯燥的數學課堂也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小學生的思維與興趣特點角度分析,這階段的學生對顏色和圖形會非常的感興趣,那么把思維導圖應用在授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從而更認真地聽教師講解。思維導圖的繪制運用多彩的、形狀各異的線條來完成,然后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生感到新鮮感,產生好奇心,在自主探索中就獲取到了知識。在提問學生問題答案的時候,也要利用思維導圖方式將問題填充進去,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探索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