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
摘 要:目前,化學學科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嘗試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納入信息技術在內的多種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此方式在化學學科中的應用符合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研究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一、 引言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讓世界變得更加的絢麗多彩?;瘜W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著力于學生的化學學科興趣培養,從興趣出發逐步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化學學科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基礎,教師要做好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
二、 合理劃分小組,做好內部分工
化學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融入課堂,需要合理劃分合作小組,明確分工同時也要發揮優秀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真正提升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劃分小組、做好內部分工,需要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做好動態管理和指導工作,通過內部分工的形式,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融入課堂。
化學學科應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應做好小組的劃分,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化學學習能力、興趣等內容基礎上,結合學生的意愿進行初步小組組合,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把學習成績、能力、性別、性格、家庭背景不同的學生,相對均衡地分配到小組中去,使得組與組之間差異不大,有利于小組之間開展競爭學習。每個小組初步劃分以后,要鼓勵學生在組內做好內部分工,優秀學生擔任小組長,其他學生分別擔任組內不同的角色,如活動記錄員、實驗操作員等。通過合理內部分工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在組內承擔角色,能夠在組內積極開展指導和交流工作,在合作中完成分工,提升學生化學實驗參與的能力,從而避免某個學生完成所有任務的情況,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三、 明確學習目標,統一小組思想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案明確后,應統一小組的學習思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氛圍。每一個小組都要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包括個人目標和集體目標。同時也要根據課堂的內容,明確課堂目標,讓小組的學習、討論、探討都歸結到學習目標,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
以《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學為例,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充分進行討論和交流,快速完成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任務。如,2KMnO4△K2MnO4+MnO2+O2↑教師應培養學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習慣。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幾個學習目標:
①△分析反應條件三角形是什么意思?②↑是什么意思,如果箭頭向下是什么意思?③這一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讓學生進行初步的思考。每一個學習目標都需要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和交流,如△分析反應條件三角形是什么意思?這一問題看似很簡單,就是在加熱的環境下進行反應。但對于剛剛接觸化學學科的學生而言,記住這一知識點并不容易。因此,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討論中完成教師提出的目標,掌握并了解化學方程式,在組內討論的中學生探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式,掌握了如何配平方程式,如何標明化學反應的條件,如何標明氣體和沉淀的符號,這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學生在討論中還可以自主完成↑不需要的條件,即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時,不需要用↑表示,↓也是一樣。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思想上為學生小組學習討論提供了統一性,有利于提升小組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 鼓勵學生交流,實現有效參與
小組合作學習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化學學科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有效交流,通過交流合作的方式實現有效參與,提升中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個體的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有效參與,甚至有的學生不敢發言。因此,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實現讓學生有效融入的教學目標。
以《燃燒與滅火》教學為例,教材提供了小實驗,分別是燃燒的條件(白磷、紅磷)、白磷在水下燃燒(通氧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設計并自主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交流與合作,如,第一個實驗中熱水上面有一薄銅片,放上紅磷和白磷,熱水中同樣有白磷,根據現象可以知道銅片中的白磷燃燒,而紅磷和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趯嶒灛F象,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充分的討論,首先分析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沒有燃燒的原因。其次,分析水中的白磷為什么沒有燃燒?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在組內進行有效的討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實驗的理解和認識進行自由發言。學生在討論中對實驗1中的白磷燃燒現象進行整理和歸納,很容易得出可燃物、著火點等相關知識,這體現了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理解和認識。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學生討論實驗1時,得出了需要氧氣的結論,這顯然無法從實驗1中得出,說明學生的討論存在隨意性的特點。因此,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小組在討論時不僅得到正確的結論,還可以對一些錯誤的結論進行反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等多種方式進行充分討論,讓組內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思維,提升中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五、 展示學習成果,增強小組信心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小組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增強學生小組合作與學習的信心。小組合作中,學生通過實踐、探究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以后,都希望獲得其他人的認可。因此,在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鼓勵式評價,進一步增強小組的學習信心,為后續的小組合作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