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詞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中英語新教材為教師帶來了新鮮的教學素材,同時也為詞匯教學帶來了挑戰。本文嘗試以詞匯學習軟件為教學輔助工具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音、形、義;在主題語境下,通過英語學習活動讓學生確切感知詞匯意義;采用不同的方法復現、使用詞匯,提高學生運用詞匯確切達義的能力。
【關鍵詞】詞匯教學;學習活動;有效復現
2020級高一新生迎來了譯林牛津高中英語新教材。各地區各學校都在研討與之相應的教學模式,嘗試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對接新高考,實現向新教材的轉型。在以往的Reading課型中,第一課時用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第二課時主要是詞匯和語言的教學。而新教材的教師用書對教師的教學指導似乎淡化了對詞匯的專門教學。第二課時主要用于深挖文章思想以及分析篇章寫作特點等,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文化意識。很多教師感到疑惑,難道詞匯不需要處理了嗎?雖然教師教學用書建議用8-10個課時講完一個單元,再加上校本課程和復習課,即使一個學期20周全部用來講新課,實際操作起來時間還是非常緊迫。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高中英語教師處理詞匯的方法固化單一,相當粗糙。如今教授新教材,任務更加艱巨。針對詞匯處理問題,怎樣才能不占用太多課時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詞匯量,筆者進行了以下實踐。
一、借助APP,掌握音、形、義
在傳統詞匯教學中,教師會帶著學生齊讀單詞,釋義,舉例,甚至補充詞匯配套練習以加深學生對詞匯的印象。但是沒有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現在很多高中都配備有一體機,然而很多教師只是運用了一體機的顯示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功能。聯網后一體機是一個強大的學習工具。現在各種詞匯學習軟件都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教師可以以一體機為載體,嘗試使用學習軟件輔助詞匯教學。
以Book 1第一單元單詞學習為例。首先,學習軟件具有電子詞典功能,可以多次讓學生聽陌生詞的讀音。另外,在軟件中輸入詞匯,會出現包含這個詞的視頻和音頻。教師提前為學生篩選好,甚至截取有用的視頻。播放視頻的時候不要顯示漢語,確保學生獲得的第一印象是地道的英語語境。讓學生開口說,相互說,直到這個詞能結合著生動的畫面在大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針對個別學有困難的學生,課間也可以自行操作處理,及時復習。所以詞匯學習軟件能公平、全面、個性化地解決所有學生的詞匯學習困難。
學生使用詞匯學習App的發音和釋義功能,要配合讀課文等自主學習活動,教師課堂上的點撥和復現,學生會掌握得更加牢固。比如positive這個詞。課前學生使用可可英語、一點英語等學習軟件自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再多次出現這個詞,以及學生的回答中也涉及到這個詞,一堂課下來學生就能基本掌握。比如設計問題:What kind of attitude should students hold when they face challenges? 學生在讀完文章后基本能答出:They should hold positive attitude.以App為輔助,結合語境中的詞匯教學,學生能記得更牢固,而且能直接學會該詞的用法,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新單詞。
二、寓教于樂,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
詞匯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音、形、義層面,還要促進學生真正的理解和記憶。為了讓高一新生快速適應高中的學習,不少學校采取讓學生大量做題甚至做高考試卷的方式。這樣做不僅降低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效果甚微。
從廣義來講,英語詞匯教學就是整個英語教學。所以詞匯教學絕對不能脫離了語篇和語境。目前來講,多數研究偏重于對詞匯記憶策略的探討,忽略了基于課堂整體的詞匯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究。新課程標準提倡英語學習活動觀,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通過組織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有效的詞匯教學同樣離不開有效的課堂活動。高一是培養學生對高中英語感興趣的階段,也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詞匯教學應該是在語篇語境中,而不應該以單個的、孤立的單詞為單位進行教學。將詞匯教學放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而不是機械重復,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就掌握大量詞匯。
以新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Extended reading 中的詞匯教學為例。在這篇文章中,出現的生詞有rent, grocery, account, secure, graduate, gather, emergency, pipe, figure等。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盡量將這些詞融入教學活動中,確保這些詞在課堂上有效出現。比如將文章改成劇本或者改成對話讓學生表演,確保重點詞匯出現在劇本中。比如:
Mama:For the rent. For the groceries. Good, we do not have to go to the bank.
I:Mama's bank account always gives me a secure feeling!
Nels:Gather around the table everyone! I have graduated from grammar school and I want to go to high school.
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脫離課本在臺上表演使學生積極參與,在熱烈的氛圍中,理解文章,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掌握陌生詞匯的用法。這篇文章改編自作家Kathryn Forbes 的《媽媽的銀行賬戶》,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也感受到20世紀初美國底層家庭生活的艱辛,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不適合表演的語篇中出現的詞匯,比如短語,也可以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和學生互動,而非單方面的灌輸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同樣重要。以第二單元Integrated skills 中出現的生詞為例。關于一些陌生詞匯,先讓學生把詞放在語境中讀,感知詞匯意思。然后教師用英語講解,學生猜測漢語意思,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英語詞匯的漢語意思,如果直接告知漢語意思,那么學生獲取的第一印象還是漢語,也就是說學生還是用漢語思維去思考英語。如果直接用英語解釋,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獲得這個陌生詞匯的第一印象,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減少漢語思維對學習英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