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今社會中,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多樣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變,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成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地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使之形成較高的思想品德。基于此,探討如何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想品德。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在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對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而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正是我們當今需求的。培養創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從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理念等各個方面做出努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各個方面出發,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創新意識培養的概括和意旨
從實際來看,創新意識在人類的潛意識活動中應該是一種相對來說積極、樂觀,同時又有成就感的體現。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是創造意識的基礎和前提。在當今社會的需求下,教育教學需要做出不斷的改變和調整,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重視起來。初中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完善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要求教師使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來輔助學生養成。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的情況
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是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與高尚品德的主要學科。但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卻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上課的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素質教育的培養,上課的方式方法過于傳統、陳舊,思維模式比較死板,導致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思維得不到發散,不能自主思考,沒有創新意識。因此,要求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和調整上課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意識。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
1.創建合適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可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學內容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創建合適的教學環境,以引起學生的好奇,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好地融入課堂氛圍,進而能有更好的提升。在創建環境時,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入相關的故事和名人事跡來進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2.把創新意識與教學過程相融合
現如今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因此,我們要豐富我們的課堂,采取各種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都已經配備了最新的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更好地完善課堂教學。通過多媒體播放的視頻和圖片能更直觀、明確地體現課程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幫助學生開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3.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
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根據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學生如果能做到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那么對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就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來幫助他們形成創新意識,讓我們的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總而言之,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完善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培養,引起學生對事物的創新熱情。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發現問題,勇于提出問題,并能合理地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高諫赟.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才智,2019(32):72.
[2]王洪彬.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中國培訓,2019(4):265.
[3]劉開文.新形勢下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19(3):6.
[4]馬明華.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6):47.
作者簡介:毛景陽(1979—),男,蒙古族,本科,內蒙古赤峰人,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