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激光
摘 要:部分小學數學教學仍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忽略對學生抽象、學習、探究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數學的學習。對此,要加強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的落實,重視學生抽象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根據數學教材合理展開思考,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抽象能力
小學是學生打數學基礎的關鍵階段。在小學時期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初步構建數學模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更加樂于學習數學知識。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中落實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分析,并改進教學方式以及策略,以此來改善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當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中培養抽象能力存在的不足
1.學生缺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部分數學老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并沒有深入挖掘數學教材的趣味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同時,很多老師忙于備課、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關注,教學內容枯燥,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心理來改進教學,與學生交流,導致不清楚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老師僅僅在教學中講兩位數的乘法運算,過分強調學生的運算訓練,導致數學課堂教學過于枯燥和無聊,不利于學生抽象能力的培養。
2.沒有利用好新媒體信息技術
合理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學生抽象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很多教師不了解多媒體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在教學中只是使用多媒體來播放教材內容或者是PPT,從而導致學生的抽象思維得不到培養,更談不上創新。同時,很多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沒有深入研究多媒體的作用,在潛意識中將多媒體的功能等同于黑板,從而沒有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如微課教學、直播教學、學習方法的討論等,進而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
3.教學脫離實際生活
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于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或是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來進行解決,從而降低問題的難度,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然而,實際上目前的數學教學只在應用題中涉及一些生活知識,更別談在教學中結合生活知識來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中培養抽象能力的策略
1.興趣教學
以興趣為引導,加強學生抽象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對此,教師應深入挖掘數學教材的趣味性,合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從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進行“位置和方向”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如何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又怎么告訴別人自己的位置。很多學生會展開思考,回答地圖、手機定位等。這時老師再來告訴他們定位的原理就是位置和方向,可以通過數字來建立坐標,從而準確地報告自己的位置,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座位情況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更加了解“位置和方向”的相關知識,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進步。
2.善用多媒體展開教學
結合多媒體來展開教學,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認識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幾何圖形,讓學生來識別。同時,教師再補充一些幾何圖形的知識,告知學生一些幾何圖形的特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索。
3.運用生活知識來教學
加強生活知識的滲透,促使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對此,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數學教學和生活知識的結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同時,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例如,常見的路程施工問題、最佳購票方案、建筑施工模型等,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學習數學知識,合理利用思維導圖等,從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總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之一。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重視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以及創新,不僅需要老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只有如此才能改善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為學生以后的幾何學習、知識探索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麗萍.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七年級上旬),2018(3):50.
[2]陳潔.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課程(小學),20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