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
摘要:2019年秋季,統編教材全面鋪開。統編教材共編入文言文14篇,比原來的教材增加了10篇。對于剛使用新教材的六年級學生來說,三至五年級編入的文言文都是缺學的。缺學的文言文怎么辦呢?語文老師要想辦法補教。第一,老師可利用互聯網,搜集整理應補教的文言文內容,打印發給學生;第二,巧用班班通,精準把握補教補學內容;第三,精心設計活動,運用多種形式,把缺學的文言文補教到位,教給方法,舉一反三;第四,難的教,易的放,導一篇,帶多篇;第五,制作微課,通過網絡播放,簡單的篇目讓學生自學。最后還要對學生進行測驗,通過測驗發現問題再補缺補差,真正達到誦讀優秀詩文的目的。
關鍵詞:統編教材? 文言文? 補教補學? 攻略
2019年9月,全國所有小學生都用上了新版的語文教科書,這套教材由教育部審定通過。對于老師來說,是期待的;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新教材是陌生的。新舊教材有很大差異,五、六年級學生將要補學很多內容。尤其是文言文方面,六年級的學生補學內容更多。那么,六年級的教師如何做好文言文的補教補學呢?筆者認為,充分利用互聯網,把統編教材的文言文補教補學做到位,采取以下策略即可實現。
一、利用互聯網,搜集應補教補學的文言文內容并進行整理
人教版教材在五年級上冊安排文言文,而統編教材的文言文提前到三年級上冊,這意味著統編教材三至五年級編入的文言文對于之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六年級學生來說都是要補學的。學生手中沒有教科書,又不可能每人備一套三至五年級語文書,所以教師可利用互聯網,將三至五年級教科書中的文言文搜集整理,根據文言文所在的年級、單元編好目錄,然后把正文按目錄編輯,打印成冊,分發給每一位同學,做到人手一冊,以便備用。
二、巧用班班通,精準把握補教補學內容
統編教材六年級上冊安排了《伯牙鼓琴》和《書戴嵩畫?!穬蓜t文言文,這兩則文言文有共同特點:篇幅短小,敘事簡潔,故事性強,都與中國古代藝術家有關,且回味無窮。教學這兩則文言文時,重點是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初讀,讀準讀通;再讀,理解內容;三讀,體會感悟;四讀,熟讀成誦。
學習了以上兩則寫人的文言文后,可以補學《囊螢夜讀》。缺學的《囊螢夜讀》講的是晉朝人車胤刻苦讀書的故事。通過班班通,在四年級下冊教材第七單元找到《囊螢夜讀》,全屏出示,課文只有兩句話,配有插圖。讓學生借助于插圖,運用上述學習方法,讀通課文——品讀感悟——講述故事——背誦課文,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學起來很輕松。
三、運用網絡平臺,設計有效的補教補學活動
課標對古詩文和文言文的學習做了統一要求,首先是誦讀優秀詩文,然后對不同學段提出具體要求,螺旋上升,最終完成的目標是積累、運用、傳承。每一則文言文課后的第一道習題都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大多還要求背誦。如何達到這一要求呢?讀書是最好的辦法,文言文的學習更應該多讀,我采用以下方法。
(一)指導學生讀背
每天早晨都有晨讀的時間。老師要充分利用晨讀的時間指導朗讀。如選擇《精衛填?!?,自讀,范讀,教讀,練讀,同桌互查,個別朗讀,小組賽讀。通過多種形式朗讀,發現文言文是有停頓規律的。結合注釋,讀懂《精衛填?!贰Wx的遍數多了,背誦起來也就容易了。
一周誦讀同一內容。每天語文課上課前誦讀一兩遍,養成誦讀的習慣。這樣不斷堅持,經過一段時間,學生就會養成誦讀文言文的好習慣,再讀一篇新的文言文,就不再感到困難了。
如何檢查每個同學是否都會背呢?如果課堂上逐個檢查,太耽誤時間。我們可充分利用微信平臺,讓學生拍背誦視頻發到學習群里。把全班學生分成七個小組(我班現有44人),每個小組6至7人,每組選一個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擔任組長,由組長成立朗讀小組,每個組員背會后將視頻發到學習小組群里,由組長檢查,組長再將檢查情況匯報給老師,老師及時點評,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每周背誦一篇指定的補學內容,很快學生就能把所有補學的文言文背會。
(二)利用誦讀活動課,交流文章大意,感受人物品質
每周五下午第二節課是活動課,學校安排的是誦讀活動。教師可利用這一節課,展示學生一周的背誦成果。采用多種形式展示,或背誦,或講故事,或表演,或吟詠。老師適時表揚學生,例如自學能力強,方法得當,發現文言文語言簡練的特點,激發學生讀文言文的熱情。
利用班班通,從電子課本中找到要交流的一篇,學生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還可以舉行吟誦比賽,講故事比賽,比一比誰學得好,背得熟。
四、難的教,易的放,導一篇,帶多篇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過多首古詩,對古詩學習應該有一定的基礎。古詩和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是相通的,所以學生應該能借助于古詩閱讀方法大致讀懂簡單的文言文。對于難一些的文言文,老師要主動進行指導。在缺學的內容中,《少年中國說》相對難些,我單獨安排一節課進行教學,指導學生文言文學習的方法。
1.復習古詩學習方法,嘗試遷移運用。出示一首古詩,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鼓勵學生遷移運用,嘗試自己閱讀文言文。
2.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難點。有些詞語較難理解,學生無法自己解決,教師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如觀察圖片、聯系生活、找近義詞、借助于注釋等方法理解詞語。
課堂上教給學習方法,課后組織學生拓展閱讀,遷移運用課上所學的方法,在實踐中達到補學目的。缺學的10篇文言文講述的故事,學生都比較熟悉。篇幅較短,閱讀難度小,可以根據內容進行組合,然后補教。如《自相矛盾》和《守株待兔》都是寓言故事,學生對故事內容比較熟悉,可以把他們放在一起補教;《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楊氏之子》兩個故事有趣,表現人物的機智,可放在一起補教。
五、制作微課,通過釘釘群進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