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敏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事業的關注日益增加,而小學語文則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科目,對其教學質量也提出更高的標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目標就是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小學生在實踐中合理運用閱讀方法。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改革和創新,要在教學中推廣使用新型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達到促使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除了培養閱讀能力外,還具有情感上的升華,道德修養和審美欣賞的提升。在閱讀教學中,應改變傳統的師生教學方式,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并培養小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考慮到目前小學生閱讀水平低,閱讀范圍狹窄,理解能力差的閱讀狀況,重影響了語文普通水平地提高。文章對怎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
1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閱讀授課認知存在偏差
由于傳統授課模式的長期應用限制,大部分教師對于新穎的授課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授課的理念以及教學目標無法被貫徹落實,進而導致授課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師沒有明確閱讀教學的關鍵點,忽略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在課堂中僅僅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刻板教學,導致學生的積極性無法得到有效激發。同時,學生的閱讀活動得不到教師的有效反饋,導致授課的理念流于表面,嚴重降低了整體課堂效率,不利于閱讀授課效果提升。
1.2未充分關注和重視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從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情況來看,很大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相當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只重視對小學生的應試能力進行培養。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方面存在著被學校、家長和教師同時忽視的現象,人們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師把更多的注意力和關注點放在了提高小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學習成績上面,更多的精力用來提高小學生的應試能力,從而從根本上忽視了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2增強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2.1教授正確有效的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多種多樣,首先,可以給學生提供閱讀示范并激發他們對模仿的興趣。可以播放著名藝術家和老師的朗誦示范;教師也可以自己背誦和示范。例如,當我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畫家和牧童》時,當每個人都對戴松的畫作評論時,不同的人物對這些畫作了評論,但不同的人的語氣也有所不同。商人夸大其詞,老師熱情地稱贊和肯定,小牧童直率地面對戴松,他友好地對待小牧童,并真誠地接受了牧童的問題。用不同的語氣表達每個人的情感,使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鼓勵自己進行大聲朗讀。我們經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閱讀教學中,每位語文老師都有責任注意閱讀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老師的閱讀非常重要。當然,老師應該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邊畫邊看,正確地聽節奏、停頓和速度。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準確地閱讀文章,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大聲朗讀的熱情,激發學生的興趣。朗讀可以采取與老師或學生一起閱讀,學生個人閱讀和角色閱讀的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不同的朗讀方法來吸引學生,使他們興奮并達到閱讀效果。最后,老師還可以課后組織比賽,如詩歌朗誦、報紙閱讀等,幫助了解學生豐富的課外知識,并對了解最多的學生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在閱讀中,讓學生改變閱讀方式,而且養成圈養的習慣,在閱讀時進行勾畫和記憶。學生應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認真閱讀習慣,能夠學習閱讀,解決閱讀問題。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中的精彩段落,閱讀品味,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誦”它們。
2.2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準,分層設置閱讀內容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對各類事物的敏感程度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準,分層設置閱讀內容,從而使學生在閱讀時,可具有較好的興趣表現,并具有較好的閱讀持續性,這也是為學生提供持續閱讀動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具體而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留意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析、總結學生的談資,了解學生的精神訴求,進而以此類信息為參考,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并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閱讀意見和建議。針對在閱讀故事類書籍方面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為其提供閱讀《讀者》、《青年文摘》等書籍的建議;針對喜歡懸疑探案類書籍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可引導其閱讀《福爾摩斯探案集》、《大宋提刑官》以及東野圭吾的著作等。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結合教學進度和小學語文教學的一般要求,引導學生復習課本中的經典閱讀內容,并借助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的方式,使學生可在復習經典閱讀內容的基礎上,更廣泛地接觸課外閱讀內容,并在閱讀此類內容時,發掘自身興趣愛好,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2.3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實踐性
閱讀教學素材來源于實踐同時也根植于實踐,更是要服務于實踐當中,電子書閱讀方式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當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聯網進行正確答案的搜集以及在線留言的方式進行尋求幫助,同時電子書的交互功能可促進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實時交流。所以電子書閱讀能夠培養出學生的探究精神,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電子書閱讀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對一些實踐性閱讀活動的組織,來將學生的閱讀體驗性有效提升,就如辯論賽以及朗誦賽等活動的組織開展,從而讓學生能更加深入的對電子書內容的理解。
結語
簡而言之,語文教學通常以閱讀書面文本為基礎,以使學生獲得特定的語文知識和綜合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在深刻理解這一事實的基礎上,給學生適當的建議,以便他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我們的語文教學應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使他們在閱讀時能夠理解、感受和表達情感,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加深學生知識的儲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冬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J].知識文庫,2020(24):32-33.
[2]陸協靜.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閱讀能力的措施[J].好家長,2019,(41):126-126.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中心校 四川省宜賓市 6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