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霞
【摘要】《語文教學課程設計標準》的教學總目標中明確提出: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過程中學會通過傾聽與表達,學會合作友愛。因此,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觀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然而,當前我國小學低年段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是適應現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促進學生自身成長發展的必然需要。本文主要就小學低年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與有效的教學管理策略進行分析探討,希望對日后的相關問題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段;口語交際;現狀;有效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筆者認為,應該盡快擺正口語交際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部分語文課堂的教學偏重于訓練和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聽說寫作能力,忽略了對小學生口語交際技巧的培養,導致部分小學生沒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沒有好的平臺去鍛煉。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健全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規范、良好、活躍的口語學習能力,會對學生的情感、意識、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發展產生一種積極影響作用。低年段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的接受和模仿能力也比較強。重視低年段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基本鍛煉與能力的培養,也是國家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此,教育工作人員應高度重視對小學低年段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把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工作作為學校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不斷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加強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小學低年段口語交際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重視不足
受我國應試教育的發展影響,大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夠重視,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書面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口頭表達,熱衷于“題海戰術”的書面練習,看重的是做書面試卷題、考高分的能力。
2.對教學把握不準
低年段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主動發言、有自信心、使用禮貌性的語言。教師應鼓勵他們積極對話,參與交流、討論,也就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然而,有的教師覺得口語交際其實就是與人聊天,只要暢所欲言即可,說明教師對于口語交際課程教學的教學目標理解不夠透徹。其實,口語交際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在不斷地豐富和激發學生的整體心理情緒和感受,增強和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提高和培養學生整體表現能力。有的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直接完全照搬教材,沒有進行向外延伸和向內拓展,也沒有聯系實際生活,導致部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3.學生興趣缺失
受大環境的影響,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報舞蹈、書法、籃球、足球等需要語言表達較少甚至不需要語言表達的興趣班,加上電子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肆意橫行,學生容易對于語言表達喪失興趣。
4.缺乏積極引導
低年段的學生本該是喜歡說話、熱衷表達、對周圍的事物會充滿好奇和求知欲,喜歡說些“異想天開”的話題,但是如果得不到教師和家長的及時引導,學生的表達欲就會越來越淡。
5.缺少口語表達的鍛煉
有些學生因為性格偏內向,不愿在眾人面前開口,缺乏鼓勵和鍛煉。有些學生語言天賦很強,能說會道,但卻因缺乏展示的平臺,缺乏鍛煉,變得不愿開口,不好意思開口。
二、小學低年段口語交際有效的教學策略
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重視口語交際教學,根據低年段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理解部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的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適當對教材進行選擇、補充和調整。例如,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我說你做》,教材要求學生要大聲說,不僅要做到讓別人聽得見,也要注意聽別人說話。而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一起做游戲》,重在引導學生借助肢體語言,讓別人更明白自己的意思,在游戲中大膽地與別人溝通。課堂活動都涉及到玩游戲,但是對學生的要求有所不同,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用意。
2.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和激發學生口頭表達的熱情
“當我們說得最好的時候,老師就會微笑。”這是學生最直接、最簡單的想法,說明教師的情感對學生的表達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力。教師的情緒狀態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緊張感、思考活動和積極參與性。他們常常需要教師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如,部編版二年級上冊中的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要求學生按順序講清楚圖意,并且想象這個故事接下來會怎么樣?也許有的學生講得不夠流利生動,但只要他們想講、敢講,教師就一定要耐心地認真傾聽,不要輕易打斷每個學生的思維觀點和表達想法。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更加善于深入挖掘,充分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對其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
3.提供足夠的交流空間,鼓勵學生有自己的主張
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充分的課堂互動交流是必要的教育前提和教學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口語課堂教學時要給每位學生提供充分交流的空間,不要僅僅局限于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讓每位學生大膽地說出他們的想法。例如,一年級上冊口語交際《小兔子運南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評議怎么樣運南瓜,理由是什么;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發言的機會,再進行全班的交流,說說各自不同的觀點。在課堂討論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堂評議中,“怎么樣運南瓜才是好方法”,這一提問沒有固定的答案,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判定。如果有人順路把它帶回去,請人幫忙就是很好的辦法;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著滾回家去也是不錯的辦法;如果很容易就可以借到一輛小車,用這輛小車把南瓜推回去,也是不錯的選擇……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他們的選擇,不需要進行方法的優劣比較,只要學生能夠說清楚理由,都應該給予肯定,不要輕易否定每一位學生的觀點,以此來建立學生開口說話、積極討論的信心,多角度地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