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凱華
【摘? ?要】? 初中美術教學互動模式是一種關注學生主動性發揮,強調教師耐心指導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和體驗的升華。在初中美術教學當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增加對互動模式的分析和應用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個性化學習的樂趣。為了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初中美術教師要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廣互動教學模式,把美術課堂打造成為師生雙向互動的靈活課堂,確保美術教學面向學生全體。
【關鍵詞】? 新時期;初中美術;互動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要求轉變教師“一言堂”,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熱情,讓學生在一系列的美術探究學習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雙向溝通交流當中,提高美術學習層次。互動性的教學模式契合初中美術教學改革要求,能夠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要求,還能夠極大程度上發展學生的心智,強化學生的系統性認識。初中美術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當中恰當推廣互動教學模式,合理組織互動性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系統全面的認知體系與學習系統,保證課堂教學更契合學生的身心特征。
一、關注課前預習,推進互動教學
在初中美術互動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學生都和課堂教學質量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是保證互動教學順利推進的基礎。教師在正式上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而學生也需要認真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只有在這兩方面做足了準備,才能確保互動教學的開展效果。在互動教學模式的推廣中,教師要積極革新教育思想,指導學生認識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激勵學生主動投入教學互動,體現出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為深層次的互動教學做好鋪墊。保證預習有效性的關鍵點在于教師的耐心指導,其中教師可借助互動模式把握學生預習進度,了解學生在預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增加學生預習的目的性與創造性,保證互動多樣化。例如,在教學“鄉土藝術的瑰寶”時,教師可以在預習環節給學生設定預習任務:對當地的特色建筑或特色環境進行觀察,發現其中是否有少數民族元素,比方說,觀察街頭雕塑和博物館的陳列;收集和當地民族特色相關的圖案符號,并與其他民族的文化要素進行對比研究。這樣的預習任務目的是讓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增進對本土文化藝術的認知,產生熱愛本土藝術的積極情感,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指引師生互動。
二、營造問題情境,增加互動交流
促使學生互動探討的方式是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疑問,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發和指導之下投入學習活動,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推廣美術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高質量的學習問題,把學生帶入良好的問題情境當中,讓學生在問題的啟發之下,產生互動交流的自主性與自覺性。問題設置的質量和學生的互動效果密切相關,于是教師要在問題設計方面加大研究。在問題設置環節,教師需要依照美術教育特征,恰當應用教材,給學生設計互動性強的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針對問題表達各自的觀點和看法,在思考與互動當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準設置問題,給學生提供水墨荷花圖和水彩荷花圖各一幅,并要求學生對兩幅作品進行對比,說出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這樣的問題可以引發學生的對比思考,讓學生在互動交流甚至是辯論當中解決實際問題,增加美術課堂氣氛的活躍度,保證互動交流的效果。
三、重視小組學習,提高互動深度
在過去的美術教學當中,通常都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理論知識,而學生則在講臺之下聆聽教師的教誨和灌輸的知識。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學生美術實踐素質的培養,也會降低互動教學的實施效果。新課標強調互動教學模式的推廣不僅限于師生之間的合作,還需要密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就是促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方式,而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美術教師先要依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課標要求做好小組分配。每個小組有4-6人,各個小組組內的學習水平有差異,組間成員水平相似。在確定分組之后,還需要選出組長,并給各個組員分配相應任務,為合作互動打下基礎。在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之后,接下來就需要為各小組分配任務,并要求由每個小組表達各自的觀點與想法。比如,在教學“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時,教師可設置以下任務: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三杰”的創作風格是怎樣的?當時作品和其他作品的差異體現在哪里?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要求學生互相點評。
在對初中美術新課標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互動這一詞語反復被提及,而互動也涉及諸多教學要素之間的靈活互動。由此觀之,互動已然成為初中美術教育改革當中的一個關鍵思想與教育理念,積極推廣互動性教學模式,將會極大程度上優化美術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愉悅寬松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密切師生關系。課堂教學當中推廣互動教學模式,需要講求教學藝術,要求教師根據初中生的美術學習需求,設計互動性學習活動,保證互動教學的自然推進,培養學生美術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