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愈來愈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不斷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小學階段的教育是最為基礎的,其中的語文科目對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學習習慣的養成更是有著重要意義。對此,相關教師應該積極注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陶行知作為我國的教育大家,其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至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將其教育理念運用于實際教學工作之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并且對當前學生創造能力、思維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關鍵作用。文章首先敘述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接著簡要結合陶行知教育理念,說明小學語文教育觀念的樹立,最后詳細闡釋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學語文;滲透策略
一、 引言
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具有實踐性突出、綜合能力強的特點。其學科教學內容能夠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生通過體驗生活,也能夠提高對語文學科的理解。而陶行知作為我國重要的教育學家,其教學理論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其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教學要做到知行合一”的著名教育理念,至今對于我國教育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并且,陶行知一直認為“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生活和教育原本是沒有界限的,應該是一個統一體,因此,陶行知曾提出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而并不是憑空產生的教育理論。從生活教育理論出發,陶行知也認為學生學習語文是為了向前向上的生活,要實現這個目的,必須要運用生活化的方法,如此才算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基于此,小學教師在落實語文教學工作時,應該貫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語文知識,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學習能力,打破傳統教育的限制,為當前的新興教學模式注入時代性特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 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一)小學語文教學應試化明顯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的競爭性也愈來愈突出,教育的應試性十分突出。在這樣的教育環境影響之下,很多教師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為核心目標,過分追求短期的能力提高,忽視學生長遠的發展。加之,教師的工資、獎金常常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鉤,這樣的管理體制進一步激發教師對成績的追求。也正是因為部分教師對成績方面的過度追求,導致教師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強制灌輸知識,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內容過多,但是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漸漸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排斥心理。尤其是在小學語文的講解過程當中,學生年齡較小,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理解程度沒有太深,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給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長此以往,小學語文教學呈現出明顯的機械化和應試化,雖然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語文學科成績,但是對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科興趣都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極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分流程化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對人才的要求也愈來愈高。而教育部門根據社會需求,也提出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綜合素質教育理念。比如,現在教育部門已經推行了運用興趣化課堂來培養學生的興趣,給學生講授知識,利用多媒體或者是交流合作等方式來進行課堂教育。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教育,為我國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而當前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雖然能夠認識到當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明顯的問題。其在教學形式上,依然是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教學內容刻板化。每堂課都是以朗讀課文、背誦詞句、刷題訓練的流程開展,教學缺乏趣味性和創新性。在教學課堂中,盡管也推行了鼓勵式的教學,但是在真正落實的過程當中,教師的評價越來越不客觀,逐漸偏離了鼓勵式課堂。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甚至教師的一些區別對待,也會使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認真負責,而認為教師是在敷衍了事,學生也會在感情上對教師產生不認同感,嚴重的甚至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課程的接受程度。長此以往,課堂教學魅力缺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大下降,極不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
三、 小學語文教育觀念的樹立
陶行知作為教育大家,經過多年研究提出許多著名的教育理念。其中,“生活就是教育”是他最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和主張。該理念要求語文教學要主動融入生活之中,充滿生活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同時,要將真善美突出于語文教學之中,達到教書育人的效果。對此,教師在落實語文教育工作時,也應該充分內化這一教學理念。
首先,要引導學生主動將生活中的經歷運用于語言學習之中。因為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主要也是去學習最貼近實際生活的一些內容。如此,才能夠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去,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也可以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讓學生知道學習語文知識,不但適應于考試,最重要的是應用于生活。例如,在小學語文習作訓練工作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感悟記錄下來,敢于表達真情實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之處;此外,教師需要經常鼓勵學生進行一些小學語文閱讀的訓練,因為閱讀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量,讓學生去了解更多的知識和歷史,并且更加重要的是閱讀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去主動的提升自我修養并主動地去理解、發現、探究、思考。這樣的話,可以給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并且還可以使學生養成喜歡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好習慣。陶行知先生也十分贊成這樣的教學理念,其認為教師應該教給學生真實可信的道理和知識。
其次,陶行知先生還提出因材施教、自由發展的教學理念,其認為人同樹木一樣,都需要成長,但是不能勉強其長得一樣高。陶行知曾經也所說過學習語文是為生活服務,語文真正是能夠為大眾生存發展和服務的基礎工具,并且語文是負擔起培養大眾追求民主生活、救國興邦的責任,所以每一個人的存在和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成就這個世界的一份子。基于此,教師需要針對性地落實教學工作,不能夠只以學生的最終成績作為評價標準,應該積極完善和豐富評價體系,不斷擴大學生評價的范圍,進一步突出評價體系的反饋價值。例如,教師應該主張通過生活來學習語文。在我們生活當中,經常會寫字,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練字,在練字的過程當中,不但可以讓學生浮躁的內心得到緩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練字的過程當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外就是學生的讀物,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價值的、有教育意義的讀物,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去感悟生活、或者說可以去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興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