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伶俐
摘要: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師要格外注重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良好的節奏感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音樂學習,使其能夠根據節奏感來進行相關歌曲的學習與演唱。因而,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予以實施,有效培養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關鍵詞:小學音樂;節奏感;培養策略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一股清流,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音樂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小學階段就開設了音樂課程并對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提出了一系列的高要求和高標準。無論是小學音樂教學的對象,還是小學音樂教學的內容、目標都是特殊的。要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高效率和高質量,就需要教師在充分把握學科特性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教學嘗試豐富和創新教學方法,形成個性化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音樂節奏感培養的重要性分析
節奏感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一部分,需要教師高度重視并選用適合此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低年級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節奏感培養過程中。為更好的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目標,教師應當首先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借助節奏訓練,在打造有趣音樂課堂情境基礎上,有效提升學生音樂協調能力,提升其眼、耳、手的靈敏度和大腦的應變能力。
二、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音樂節奏感培養具體策略
(一)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音樂節奏感
節奏感的培養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在音樂課授課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音樂喜好并結合教學內容采取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教學,進而,讓學生在熟悉的范圍下提升對音樂節奏感的敏感度,逐步提升學生音樂節奏感培養的意識。正是由于低年級的學生音樂節奏感不強,教師可以選取學生熟悉的曲子開展教學,讓學生反復聆聽來感受節奏特點。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擁軍花鼓》時,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感受音樂所描述的軍愛民,民擁軍的那種喜氣洋洋的時代情景,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如通過扭秧歌來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教師還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紅紅火火的扭秧歌舞的場景,并配上相關的背景音樂,調動學生想要參與的熱情。讓學生根據音樂來加節奏,鼓勵學生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來歌唱,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
(二)通過聲勢律動,訓練學生音樂節奏感
為進一步訓練低年級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使學生更好的捕捉歌曲的節奏,教師可以借助聲勢律動,來開展有節奏的歌曲訓練。主要通過三種方法:1、用心欣賞音樂,體驗音樂。2、用身拍擊節奏,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如通過拍手、跺腳、捻指等。3、通過身心結合,在游戲中感受節奏的魅力。教師通過律動能夠調動學生的多感官體驗,讓其根據節奏性較強的音樂進行簡單的節奏訓練,在此礎上,教師還應當充分發揮律動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在充滿樂趣、輕松地氛圍下進行律動學習,讓其能夠大膽的運用肢體進行展示學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首先根據音樂節奏作出正確的示范,引發低年級學生的模仿興趣,使學生更快的掌握聲勢律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歌曲的律動中感受音樂節奏,逐步鍛煉音樂節奏感,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節奏。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新年好》時,為了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教師可借助聲勢律動來訓練節奏。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根據四三拍歌曲節奏的特點,即強弱弱,向學生展示用手打拍子的方法,將每一小節都變成一個簡單的手勢動作,通過這種方式讓其記住歌曲節奏,也能準確地演唱。
(三)利用打擊樂器,強化學生音樂節奏感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打擊樂器的應用來強化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時期,教師通過將打擊樂器引入音樂教學課堂,能夠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因而,教師應當積極地根據自己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將打擊樂器帶入課堂,來提升學生的創作欲望以及提升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悟能力,為學生后期開展音樂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米老鼠進行曲》的視頻教學內容,感受并強化學生的節奏感,讓學生掌握有難度的節奏型。首先,讓學生可以帶上提前準備好的小道具,如小金屬盆、小木棒等,讓學生踏著節奏來表演;之后,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自制“打擊樂器”進行節奏訓練,就地取材,并讓學生通過接唱、合唱的形式來鍛煉節奏感。
三、結束語
教學活動就好比帆船遠洋航行,在沿途中一點一點的積累經驗和方法。航行過程中帆船會出現各種各樣難以察覺的問題,等到回港檢查和修理時才能發現問題出在了哪里,該如何彌補和改善這些問題。而教學總結和反思就是這個對帆船進行檢查和修理的環節。雖然教學總結和反思不是教學實踐中的具體環節,但是卻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要將總結和反思的重點放在對教學過程的研究上。整個教學是由一個一個的教學進度構成了,所以只有發現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才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強化教學最終效果。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經驗的積累,一方面要將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歸納總結在一起,找出其中的共性并思考合適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要延續高效科學的教學手段,深入挖掘這一類教學方法中的實際價值,從而間接推動教師教學素養的提升和學科教學深度與廣度的拓展。
廣大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謹記音樂育人成才的作用,堅持情感與技巧并重,方法與實踐一體的教學理念,有效落實教學責任。小學音樂教學還有許多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地方,教師不能滿足于現狀,而是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克服教學難題,形成音樂教學新格局。
參考文獻:
[1]董玉萍.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訓練方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208-209.
[2]楊蔚.小學生音樂節奏感缺失的原因及培養策略[J].北方音樂,2019,39(22):180+185.
[3]周寧.小學音樂節奏感訓練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238-239.
(蘆山縣龍門晨陽希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