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曉萍
摘 要:數學核心素養既有獨立性又互相交融,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在高中解析幾何復習課中,通過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數學活動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技能以及感悟數學基本思想的能力,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積累實踐的經驗,促使學生發展和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解析幾何;教學設計
高中數學教師在解析幾何復習課中落實數學核心素養,首先要對數學內容的本質進行把握,通過提出合理的問題,啟發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探索,鼓勵學生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在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在這個基礎上促進學生發展和形成數學核心思想,實際上也是幫助學生養成一種習慣和思維方式。本文以高中解析幾何的復習課為例,基于核心素養讓學生進行數學學習。
一、學情分析
解析幾何在高考中是重難點問題,學生比較難掌握。他們缺少計算能力,在解題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還缺少解題的方法,缺乏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意識,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對數學原題目進行反思、改造,改變問題的條件或結論,改變其形式或內容而構造出充滿生機的“新題”,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隨時根據變化的條件積極思考,尋找解決方法,從而培養思維的廣闊性。我們每解答一道數學題后,若能將其中的條件、結論做一些改變,或問題的呈現方式做一些改變,會有什么結果產生呢?常這樣去反思是非常有益的。
二、教學設計
如圖,點A,B的坐標分別為(-5,0),(5,0),直線AM,BM相交于點M,且它們的斜率之積是,試求點M的軌跡方程,并由點M的軌跡方程判斷軌跡的形狀。與2.2例3比較,你有什么發現?(人教A版,選修2-1,第59頁,探究)
設計意圖:本題條件比較簡單,讓學生從簡單的直接法入手回顧解析幾何求軌跡的知識,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
變式1:已知點A,B的坐標分別為(-a,0),(a,0)(a>0),直線AM,BM相交于點M,且它們的斜率之積是k(k≠0),求點M的軌跡方程,并由點M的軌跡方程判斷軌跡的形狀。
解,∵kAM·kBM=k,即·=k(x≠±a),∴-=1(x≠±a).
①當k>0時,點M的軌跡是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去掉A、B兩點);
②當-1 ③當k=-1時,點M的軌跡是以AB為直徑的圓(去掉A、B兩點); ④當k<-1時,點M的軌跡是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去掉A、B兩點).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1進一步復習解析幾何求軌跡的知識,并強調在求解軌跡時必須要檢驗特殊點是否成立。 變式2:若AB是橢圓?=1(a>b>0)的任一條直徑(過原點O的弦),點M是橢圓上的動點,且直線AM,BM的斜率都存在,則直線AM,BM的斜率之積為-. 設計意圖:變式2是逆向探求和一般化探求的結果,通過逆向探求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知識。 變式3:若AB是雙曲線?=1(a>0,b>0)的任一條直徑(過原點O的弦),點M是雙曲線上的動點,且直線AM,BM的斜率都存在,則直線AM,BM的斜率之積為。 設計意圖:變式3是變式2類比推理的產物,通過類比推理讓學生從本質上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并在以后解題中能融會貫通。 上述結論對學生來說是新的發現,是數學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相結合的結晶。 三、教學反思 本文從例題,通過層層變式,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有利于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有利于數學思維品質的優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化歸能力。 其中變式1是采用歸納推理的方法得出命題,變式2是逆向探求和一般化探求的結果,變式3是變式2類比推理的產物。通過變式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內涵,達到運用自如、靈活切換的效果。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堂小結,學會動手演練。 數學是一門十分嚴謹的學科,因此想要更好地落實解析幾何教學,就應該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同時為了體現直觀性,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建立圖形的形象意識和抽象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之所以只是將多媒體作為輔助技術,是因為信息化的快節奏,課堂會對學生自身直觀想象能力的培養帶來一定的限制,無法有效培養數學的抽象思維等。 面對一些學習數學困難的學生,教師首先應該從簡單基本問題出發,通過層層變式,循序漸進,讓學生慢慢掌握相關知識。因此基于核心素養,在講授這一節解析幾何復習課時,首先就要復習相關概念以及公式。只有深刻了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并拓展,同時對相關知識網絡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建立框架,激發學生的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重視學生進行思維探索的過程,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形成數學素養。最后還要讓學生進行自我整理和完善,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類,加深對解析幾何知識的理解,減少遺忘。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解析幾何題的復習中,教師要研究近五年的真題。通過對解析幾何內容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煉出其中的本質,基于核心素養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幫助學生對解析幾何的難題和難關進行攻克。 參考文獻: [1]陳亞菲,曹賢鳴.基于核心素養的解析幾何復習課的教學設計與反思[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9. [2]董林偉,李善良.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高中數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