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昌
摘要: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和增加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內容。“智慧學伴”是新時代為學校教育而研發的輔助平臺,應用在初中教育中,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效果突出。本文對當前初中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闡述,并基于“智慧學伴”提出了對應的解決辦法,希望能促進初中生各科成績的提高。
關鍵詞:學校教育;核心素養;知識儲備;智慧學伴
初中學校教育是為了用知識武裝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在生活中更便利,也為學生日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但當前的初中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效率低,學生學習較為吃力的現象,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枯燥落后
當前的初中教學,以理論講授方式為主,教學“功利性”較強,教學方法以及內容都偏向于學術性質,教師和家長都過于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無法從審美角度去欣賞教材中的美學元素,無法從興趣角度去進行學習探索,教師也無法從道德角度去評價學生的表現。教育的“功利性”導致教學留存在死記硬背與分數至上的形式主義,教育成果有限,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也不足。
二、對學情了解不足
在初中教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印象依舊停留在學生的總體成績上。實際上,學生的能力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學習觀念、邏輯思維能力、推理分析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等。部分考試成績在同一層次的學生,能力的偏向性不同,區別也是很大的。比如地理學科中,兩位學生都屬于中等偏上的成績,一位學生以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為主,一位學生以基礎知識結合考試技巧取勝,前者雖然平時表現良好,但不具備接受更深難度的知識與自我探索能力,在高中與大學階段成績會逐步下降,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也較弱,后者平時成績波動大,但只要改變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就會進入優秀層次,在高中與大學中表現會越來越突出,步入社會也會如魚得水。可見,當前的初中教學中,教師對學情的了解非常欠缺。
三、教學對象毫無針對性
初中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的是一講一練配合答案講解的方式,教學中課后習題為導向,缺乏對教材知識的深度剖析與對教材編撰者意圖的深度探索。教學方式普適性較強,適用于基礎能力教學,但新時代教育更偏向個性化和精細化,教學目標也由應試能力轉為對學生道德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全面考查,實用性要求更強,因此,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實際所需。
針對新時代對初中學校教育的要求,以及當前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利用“智慧學伴”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一、利用“智慧學伴”豐富教學內容
“智慧學伴”是音頻、視頻多種形式混合的在線學習平臺,擁有錄制視頻和直播的雙重功能。教師可以借助“智慧學伴”把圖文內容轉化為音頻和視頻內容。比如在教學“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時,書本中對于“秦嶺——淮河”分界線只展示了全國降水量分布與干濕地區分布,但對于分界線兩側的作物分布以文字描述為主。教師可以多搜尋“秦嶺——淮河”周邊的近景圖或局部微觀圖,并對課堂內容進行豐富與補充,比如分界線兩側人民的習慣上有何不同,特產有何不同等,教師根據授課流程書寫一套解說文案,把教材圖片與搜索到的圖片按照順序導入軟件,搭配上解說文案,制作成視頻放到“智慧學伴”上給學生學習。
二、利用“智慧學伴”實時掌握學情
“智慧學伴”可進行學前測試與隨堂測試,而且教師能立即獲得結果反饋。“智慧學伴”的學前測試與智能統計功能,可以實現教師對學情的及時精準把握,又能夠對教學中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實現教師對本節課教學效果的動態掌控。根據學前測試和隨堂測試結果,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能力傾向性,以及學生學習成績與不同能力的發展變化情況,都能及時準確掌握,更便于隨時調整教學行為,優化教學流程。比如在學習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環境時,目標是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圍,以及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教學內容以自然地理為主,但學前測試中教師發現與人地協調有關的習題正確率不足60%,說明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念較為欠缺,那么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增加“珠江三角洲自然環境發展的注意事項”的目標,促進學生觀念的改變。在下一節,有關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的內容中,教師在課前測試中,發現有90%以上的學生具有良好的人地協調觀念,但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較差,那么本節課的目標“對珠三角的經濟分析”要重點講解,通過問題引導,適當給予提示,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分析珠三角經濟發達的原因、對海內外經濟的發展作用,以及城市發展特點等。
三、根據動態學情進行針對性教學設計
在掌握動態學情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去進行教學設計。比如本班學生的學習總體成績雖然在全校范圍內居于中等偏上,學習基礎較好,但“智慧學伴”對學習時長的統計顯示,學生花費在主科上的學習時間是其他學科的2-3倍,且偏科嚴重,學生對知識的背誦記憶較差,但對理解性知識掌握較好,分析類大題錯誤率一般,說明本班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但背誦記憶等基礎方面有待加強。那么在教學設計中,教師就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積累,教學中增加背誦記憶方面的基礎任務,并監督學生完成。同時對學生理解能力較好的優點要加以發揮,尋找學生理解能力強的原因并繼續發揚。比如在對“四川盆地”的知識進行測試時,教師發現學生對四川盆地的地形與氣候特點掌握較好,對土壤、交通運輸、河流等知識則掌握較差,地形與氣候可以根據地圖分析得出結論,而其他因素則主要靠死記硬背。測試結果表明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尚可,但對記憶性內容積累不重視。教師可以借助圖片來加深學生對土壤、交通運輸、河流等知識的記憶,并要求學生單獨抽時間加強記憶,以此改變學生在記憶方面的弱點。另外,“智慧學伴”還包含課后評價與反思環節,在利用微測功能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測評后,教師還可以開展線上個別輔導與異步群體輔導,實現教學的個性化與精細化,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綜上所述,“智慧學伴”對于優化初中教學流程,提升學生學習成績與各學科核心素養能力有較為顯著的效果。“智慧學伴”是一款適合初中各學科教學,用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優化教學流程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張睿.依托“智慧學伴”平臺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0(10):34-35.
[2]李娜,薛超.基于“智慧學伴”的真實教學情境創設[J].教育,2020(2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