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高鳳
摘要:本文結合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實際情況,對語文學困生學習興趣培養的相關策略進行了論述分析,旨在于通過此次研究,幫助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中全面脫離學習困境,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困生;學習興趣
引言
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學困生現象也開始日益嚴重。尤其對于語文這種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來說,由于其思維沒有一個固定的態勢,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提不起興趣來,無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進而導致這些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嚴重障礙,成為典型的學困生。城鄉結合區域的學校由于教學觀念的差異和學習環境的復雜性,學困生的現象會更加嚴重。鑒于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就需要結合班級語文學習實際情況,全面提升學困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探尋其語文學習的驅動力,幫助其徹底擺脫語文學困生的身份。
一、營造優質化的教學氛圍,建立初步學習興趣
進入中年段之后,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壓力有一個大幅度的上升,課文文本的閱讀要求和寫作要求都有著明顯的提高,這樣一來就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一種非常緊張的氛圍,很多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陷入到題海戰術和填鴨式教學的怪圈當中,這種語文課堂教學氛圍對于學困生的語文學習會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打造一個優質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對語文提起興趣。
例如在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長相思》這首詞的教學中,由于這首詞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多,詞中所描繪的意境也相對比較復雜,例如“身向榆關那畔行”這一句,對于學困生來說理解是尤為困難的。此外,與詩相比,詞當中含有一些長短句,這就給課堂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如果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方式的話,對于學困生來說學習起來一定有很大的困難。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探討的方式對詞中出現的生僻字、語法現象等要素進行探討,這樣一來,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困生在小組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發言機會,如果遇到一些比較難的問題的話,學困生可以在小組這種比較輕松的環境當中通過查閱資料、與小組成員溝通的方式將問題有效解決。在這種優質教學氛圍的塑造下,可以幫助語文學困生實現快速的成長。
二、積極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極致感官體驗
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其在課堂教學當中的價值開始逐漸凸顯出來。語文學科本身是一門人文性非常強的學科,很多意境非常優美的教材文本都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展現出來。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會為學生帶來非常強烈的感官沖擊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別樣的沖擊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對于學困生來說,這種強大的感官沖擊力會讓學困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對語文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再覺得語文學習是一種煎熬,在趣味的體驗中掌握大量的學科知識。
例如在《鄉下人家》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進行教學講解。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非常有畫面感的文章,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田園風光的優美和諧。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接為學生傳達出一種美的感受,進而幫助這些學困生建立對于語文之美的認知。
三、巧妙利用夸獎和鼓勵,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信心
若想全面扭轉學困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現狀,那么就要保證在課堂當中學困生有足夠的參與度。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全面重視學困生的地位,充分考量學困生當前的學習能力,為其設置一些參與度高,同時難度較低的問題,鼓勵這些學困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問答當中,重點提升學困生的成就感。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困生一些需要獨立完成的簡單課堂任務,在適當是時候給予鼓勵和知識層面的幫助。當學困生取得相應的成就詩,教師要對其不吝夸獎,逐步幫助這些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總體而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保持細致的觀察力高度的耐心,積極發現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點滴進步,哪怕這個進步再微小,教師也要予以全面的鼓勵,最終全面樹立學困生的學習信心。
四、立足于具體教學實際,幫助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科的學習重點在于積累,而這個知識的積累需要通過良好學習習慣的加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幫助班級內的語文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最科學合理的狀態下完成語文學科的學習。從具體措施來看,教師首先要幫助學困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只有在課前充分的預習,才能夠切實提升課堂學習的質量。針對于學困生的課前預習,教師可以為其提供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預習,這樣一來不僅提升了興趣,還加強了學困生的學習質量。其次,教師還要幫助學困生養成科學合理的閱讀習慣,針對于學困生在閱讀方面的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將閱讀過程進行分解,先對文本進行一個粗略的閱讀,之后針對于文章的某一個段落進行細致化的閱讀,長此以往,學困生就會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提升了,語文的學習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要從教學思路、教學技術和教學理念方面同時入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困生自己真正走進語文的天地,全面遨游語文廣闊的海洋,感受語文學科的人文之美。
參考文獻:
[1] 房宇宸. 小學中年段語文學困生成因及轉化策略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 2019.
[2] 鐘秀鸞. 如何培養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J]. 考試周刊, 2017, 000(019):105-106.
[3] 譚彩燕.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高年級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J]. 新課程(小學),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