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麗
摘要:在小學語文學科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但在教學中,這二者也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如果教師能夠意識到二者的契合之處,并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展開教學,實現讀寫結合,一定能夠有效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教學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讀寫結合
一、創新教學理念,加強對小學生的引導
對于小學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其面臨的學習壓力會逐漸增加。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讀寫結合教學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積極的創新教學理念,準確的定位自身在讀寫式教學中的位置,充分發揮引導者的重要的作用,為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語文教師在具體應用讀寫結合式教學時,一定要為小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開聯想和想象,為小學生創造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想,讓小學生根據閱讀文章的文本內容,深刻的體會文本內容的中心思想和內涵。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一只窩囊的大老虎》時,一定要積極的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大家見過老虎嗎?老虎長什么樣子呢?很多小學生在動物園都見過老虎,一些小學生認為老虎十分的兇猛,也有一些小學生認為老虎比較溫順,小學生之間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答案,這是因為小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有所不同。這時教師可以再次提出問題:為什么說是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呢?以此促使小學生積極、自主的展開閱讀,通過深入的閱讀與分析,小學生很容易便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為小學生的發言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其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仿照著本篇課文寫一篇有關小動物的作文。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深化小學生對本課時語文交出知識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實現小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把握課標,整體設計讀寫結合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師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文件,起著指導性作用。無論開展何種語文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深入地研讀語文課程標準,切實地把握語文課程標準精神、要求等,借此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行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在開展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時候,筆者首先會研讀語文課程標準,據此設計讀寫結合目標。教學實踐證明,教學目標是系統化的整體,是由不同的部分組成的。在設計讀寫結合教學目標的時候,筆者在系統學觀點的指導下,先整體設計教學目標,接著設計部分教學目標,從整體到細節地明確教學行為。
例如,在教學《海上日出》時,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學習寫景方法,掌握借景抒情技巧等教學要求。對此,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圍繞具體的文本內容和學生們的閱讀實際情況設計了下列教學目標:讀寫生字詞,正確書寫詞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在腦海中描繪“海上日出”美景;閱讀文本,確定關鍵字詞,圖文結合地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書寫。如此教學目標,將讀寫結合融入了字詞、語句和篇章中,便于學生們通過體驗多樣活動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學習,實現讀寫結合價值。
三、提高閱讀質量,積累寫作素材
古代圣賢早就明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道理,閱讀就是一個為寫作不斷積累素材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讀寫結合式教學時,應該引導小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不斷地積累新的詞匯、語句,了解到更多的文章體裁。閱讀還是一個發現美、體會美的過程。美不僅僅在我們真實的世界中,在書本上也是存在著。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式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僅局限于小學語文教材是很難實現讀寫結合式教學應用價值的,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的興趣喜好為小學生推薦一些其比較感興趣的書籍,通過課外閱讀的延伸,一方面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另一方面幫助小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完《精衛填海》時,小學生通常都會對這一課文的閱讀意猶未盡,這時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推薦《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文章,并要求小學生在完成閱讀后,寫一篇讀后感,將自己閱讀后的感受充分表達出來。另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小學生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在下一次教學活動中,鼓勵小學生相互分享,并講述自己對這些好詞、好句的理解。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讀寫結合式教學時,一定要利用閱讀促進小學生的寫作,利用寫作推動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將兩者很好地關聯在一起,充分發揮讀寫結合式教學的重要應用作用。
四、仿寫課文,深刻理解課文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是由大量專家和學者,經過多次調查研究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總結編選提煉出的精華,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和價值觀的初步形成有重大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仿寫課文的任務,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還巧閱讀,妙寫作,能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仿寫過程中,學生要認真感受作者的情感,這樣有利于在仿寫時抒發真情實感。
例如,教學《拉薩的天空》,教師可以講解作者在描述拉薩的天空時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拉薩的天空比作清水洗過的藍寶石。然后,指導學生仿寫,可以寫身邊的場景,比如公園里的花草,充分發揮想象力,掌握比喻修辭技巧,用心體驗,進而寫出精彩的句子。課文還描寫了一年四季中拉薩天空的不同變化,可以讓學生仿寫公園小草一年四季的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拉薩的天空,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加深對《拉薩的天空》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情感豐富的段落提取出來,讓學生仿寫。學生通過仿寫,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積累大量的寫作知識,提高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閱讀和寫作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均是不容忽視的,讀寫結合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了一起,讓學生可以通過對文章語言結構、行文技巧的分析,掌握寫作的方式方法,并將自己對作文立意、表達的理解,遷移到閱讀活動中,從而同步提高寫作和閱讀能力,優化語文整體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邴小慧.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4}(5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