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多
【摘要】現代學前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開展學前教育活動時,應注重分析幼兒的個性化情況,包括個性化的家庭成長環境、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等。以此為基礎,教師需要靈活變化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為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資源。
【關鍵詞】現代學前教育;教學設計;作用分析
引言
學前教育教學設計并非需要適應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但是需要具備較好的教學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主要指的是學前教育教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形式應符合幼兒的身心成長規律,在此基礎上,需要兼顧特殊個體的個性化問題。在現代學前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幼兒教師也應積極關注幼兒的家庭教育環境,積極分析和總結家校共育的實際效果,以此排查其中的問題,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設計的合理性。
一、現代學前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分析
首先,學前教育內容和形式應具有較為明顯的基礎性和啟蒙性。學前教育可直接影響幼兒的思想意識行為,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此種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具有較為明顯的基礎性,與其相關的教學設計方案也應簡潔明了;其次,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也相對全面,并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受限于幼兒的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經驗積累水平,很多幼兒可能無法很有效地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以及教學行為。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一定要選擇幼兒熟悉的事物,以此類事物為基礎,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滲透與幼兒日常生活相關的知識技能;另外,現代學前教育理念也對學前教育的活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教師可開展更為有效的教學活動,提高幼兒身心發展的協調性。
二、現代學前教育理念在學前教育教學設計中的作用分析
(一)可為學前教育教學設計提供形式上的約束與指導
現代學前教育理念對學前教育的設計過程具有較強的引導作用。這種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學前教育內容的選擇方面,包括學前教育中的識字讀音教學、圖形認知教學以及生活常識教學等,均需要符合現代學前教學理念中基礎性和全面性要求。更為關鍵的是,此類教學設計內容需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尤其是直接的感官體驗。換言之,學前教育設計的內容應可為幼兒提供更為直接的感官體驗,這也是凸顯學前教育基礎性的基本要求之一。從學前教育設計的形式角度分析,現代學前教育理念對學前教育的設計形式具有一定的約束性,要求教師在設計學前教育形式時,應偏重于實踐活動教學,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幼兒正確認知事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此,教師在進行學前教育設計時,應做好教育設計準備工作,促使相應的設計形式和設計內容符合現代學前教育理念的實際要求。
(二)可促使學前教育教學設計的合理性更加突出
現代學前教育理念突出說明了針對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要求,這種培養要求對學前教育具有指導作用,更為關鍵的是,為學前教育教學設計提供了更為清晰的設計目標,從而促使學前教育設計更為合理。幼兒教師在開展學前教育設計時,需要對育兒的特點進行分析,包括性格特點、行為特點以及家庭環境特點等,這樣即可從幼兒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解決方案。同時,教師可在實踐教學中積極分析和總結教學經驗,并將此類經驗應用到后續的教學設計中,提高學前教育的個性化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幼兒的學習狀態或者生活狀態往往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相同年齡的幼兒在語言認知或者生活常識認知方面可能會存在較大的不同,此時,教師一定要仔細分析此種問題的原因,并將幼兒的家庭教育聯系起來,這樣方可從整體上分析問題,提高教學設計的整體合理性。
(三)可促使學前教育教學設計具有較好的教學聯動性
此處所指的教學聯動性一般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動性。實際上,學前教育還不能算作常規類型的學校教育,其更傾向于培養幼兒的基礎認知能力,促使幼兒可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認知習慣,為后續的學習和生活做好準備。但學校單方面的教育教學往往并不完整,如果缺少家庭教育環節,學前教育的質量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現代學前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進行學前教育教學設計時,應分析和總結幼兒的家庭教育情況,通過開展家長會的形式,總結家庭教育中的突出問題。以此為基礎,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準備合理的家庭教育意見和建議,引導幼兒家長應按照此類意見和建議開展家庭教育,在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的同時,為學校教育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教師即可根據此類反饋信息,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調整,以此提高家校共育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
三、結束語
總之,現代學前教育理念會影響學前教育教學設計的內容和形式,更對學前教育中的家校共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也應順應新時期學前教育的新要求,靈活變化學前教育設計方法,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設計方案的適應性,為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李佳.現代學前教育理念在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A].
[2]孫潔.現代學前教育理念在學前教育教學設計中的作用[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