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津
摘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何要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是思政教育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意義著手深入分析如何在教學和實踐中,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創新三個課堂聯動的教學模式,探索思政教育的守正創新。
關鍵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
前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新中國成立后,著力培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隨著政治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為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方面,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成為推動我國社會向前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因此,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對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第一課堂——守正創新
思政課要以理論教學為主,注重理論知識教育與理性判斷思維能力培養結合,使思政課程之間形成內在體系聯動,使教學目標融會貫通,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讓思政課具有親和力和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選取的是云班課教學APP、微課、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眾號這些信息化教學手段,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其中,起到融會貫通的積極促進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在課堂上將展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中國故事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展現給學生,能實現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
積極使用云班課平臺,在課前推送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結合課程內容提前布置相關任務。給與學生成為課堂主角的機會,促進學生關注時代發展,讓學生在實踐中講好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中國故事,從而充分培養學生捕獲新聞焦點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開展“中國好故事”活動穿插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強國”平臺內容為資源,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抓手,精選中國歷史進程中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故事,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改革開放史的經典故事,精選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融會貫通于思政課教育教學全過程。緊扣各門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重難點,著重選取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先進榜樣的經典故事,挖掘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背后的教育故事,以及發生在普通老百姓特別是師生身邊的尋常故事,著手建立覆蓋各門課程、各重點章節、各重要專題的中國好故事庫,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有入腦入心的認識。
通過實踐教學提升教學效果。組織進行教學成果展示,打造品牌實踐活動,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藝晚會展示同學們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學、思、踐、悟。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典型故事挖掘提升,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重要歷史事件的高度關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主動性、打造讓學生有獲得感的思政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精神再次入腦入心。
二、第二課堂——借鑒創新
利用微信公眾號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師生共同積極推進微信公眾號的建設,以講好中國故事方式引領價值取向,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內容引領,開設多個中中國故事的欄目,用經典誦讀、情景演繹的形式,由學生主動發現故事中的中國,由學生自己演繹中國發展進程中的故事,讓新思想、新理念又一次入腦入心,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這個踐行的過程中,使學生有所收獲,在微文推送過程中,也讓更多的學生在閱讀微文過程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而這樣生動鮮活的案例回歸課堂,也讓第二課堂在互聯網使用過程中的進一步價值延伸,加深了對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理解。
三、第三課堂——開拓創新
在第三課堂的實踐中,學生成為了思政課的主角,在別樣的中國故事的演繹中,讓學生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受到鼓舞,擁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讓假期的實踐活動有了更多價值延伸的空間,增強了思政課的親和力,擦亮了高校課堂鮮亮底色,讓思政課“火”起來,成為學生主動去“追”的課程。
通過第一課堂講解中國故事、第二課堂挖掘中國故事,第三課堂演繹中國故事,師生共建教學資源,實現了思政教學過程中第一、第二、第三課堂的聯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打造網絡文化空間,將學生的思政教育融入網絡空間,構建新型育人平臺,成為紅色教育的關鍵環節,讓學生帶著問題、責任和使命學習,邊實踐、邊研究,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精神多次入腦入心,努力做到入耳、入腦、入心,打通從入耳到入腦的最后一公里。
三個課堂的聯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抽象的理論有具象了解,而且讓他們對中國現狀有直接接觸,有助于增強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了思政教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踐行了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通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有關實踐育人的要求,有效地發揮了實踐環節的育人功能。
同時也是貫徹落實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有效途徑,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拉近了思政課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滿足了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注釋:
①習近平.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②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③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本社.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