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傳磊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其中,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程要求學生所必須要掌握的關鍵能力之一。小學數學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為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升。教室可以依據學生學習特征和教學內容實際,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激發和調動,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基于此,本研究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措施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在教師的教學指導的下,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來實現對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學習任務的獨立完成,同時,自主學習能力也是有效檢驗一個學生是否會學習、愛學習的重要標準。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其思維相對發散、學習能力和方法也存在不成熟,此階段主要是對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而小學數學課程本身就具備邏輯性強的特點,正是鍛煉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問題思考探究等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緊抓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期,采取多樣化學習方法與手段,已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和培養,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趣味性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就是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后,才更加的對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以此實現高質量的學習。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學習特點作為作為參考依據,以教學內容實際作為基礎,實現對教學設計、方法的創新,創設趣味性、吸引力十足的課堂教學,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激發,促進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們高質量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例如,在進行教學“圖形與位置”課程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緊抓學生游戲天性,為學生創設一節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化教學情境。通過對教學道具的合理化應用,來設置一個趣味性的圖形尋找游戲,圖形要以趣味卡通圖案為主,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面板的圖樣也要是學生喜歡的情景圖像。
二、組織合作學習,增強自主學習質量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自主思考、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其中,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一直是公認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將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進行有效凸顯,同時又兼顧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指導作用,是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學習探討中,對問題先自行獨立思考,在進行各抒己見,通過相互交流實現思維的發散和自主探究,通過學生各自思維的相互碰撞,然后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實現了學生群體數學能力的共同培養和發展,促進了教學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教學《長方形周長》的教學中,可以將長方形圖形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進行展示,然后,在引導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探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學生經過分組后,都對問題展開了自我思考探究,獲得了多種答案,有著不同的看法,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分享,從而獲得高效學習的目的。以小組1為例:
教師:對于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學生A:我是長加寬加長加寬這樣算出來的,(4+5+4+5=18)。
學生B:我是利用乘法計算的,4*2+5*2=18。
學生C:我也是采取乘法計算的,但是計算方式不一樣。(4+5)*2=18。
教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那么能告訴我不同算法中,哪一個更好,為什么?
學生D:我認為學生A的計算方法最直接,比較好。
學生E:我認為學生C方法最好,最不容易出錯,計算也簡單。
教師:很好,那么不同的方法都有優勢,其最終的計算目的是什么?
學生F:計算出長方形周長。
教師:.......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對教師設置的問題展開了分組討論和自主思考,實現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一題多解,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數學問題的解答,往往存在多樣化的解題方式,并非單一中一種解題模式,但是,在教學實際中,由于學生自身所掌握的解題方式的有限性,因此在解題方法上過于局限性。因此,在數學教學實際中,教師用該重視對學生一題多解的解題方法引導,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先運用一種解題方式對問題進行講解,在引導學生對問題特點進行理解掌握后,可以引導學生尋找另外的解題方法,來進行數學問題的解答,從而給予學生自我探究問題的機會。如:在教學“看雜技———表內乘法(一)”課程時,教師可以緊密結合該課程的重難點內容,進行課堂例題的有效設置:一只小狗釣了5條魚,那么7只小狗釣了多少條魚?然后,教師可以依據例題為學生講解乘法的算理,并引導學生寫出例題運行方法和答案,5×7=35只,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考一下,這道題是否還能有另外一種計算方法?此時引起了學生探究問題的好奇心理,學生通多獨立思考,有的學生提出了7×5=35的解決算法,雖然是簡單的換位計算,此時教師為學生的自主認真思考給予及時表揚和鼓勵,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是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問題的關鍵。
結語:總之,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教育任務,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緊抓小學階段學生思維培養的重要階段,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與提升。充分發揮教學“引路人”的作用,綜合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實際情況,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明忠.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87.
[2]劉海琴.淺議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建構[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542.
[3]張風花.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