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麗
【摘要】小學是所有教育階段的起始階段,為小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小學生的教育。小學正是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階段,他們的可塑性非常強,在這個階段中是最容易培養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和讓學生規范言行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力求用最好的教學方式培養出更多全面發展的學生。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阻礙了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教學;方法策略
小學生目前的發展,其可塑性很強,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的個體的特征,制定出合理教學目標,完善教學計劃,以便有效提升小學生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性,也能保證其以后發展具有一定基礎。
一、改變教學觀念
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會選擇填鴨式教學,認為只要教給學生足夠多的知識點,學生們就可以自己進行舉一反三,但事實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在數學這門學科中并不是完全適用的,只有老師的講課與學生們的思考相結合才能真正達到老師們想要的教學效果。所以說要想對小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就需要老師改變教學觀念,增加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視程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之后可以根據學生們思考后的結果讓他們進行討論,發現自己結論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以此來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大力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氣氛相對嚴肅和緊張。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偏小,過于嚴肅的課堂氛圍會使小學生產生焦慮感、恐慌感。這時,教師需要發揮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作用,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人公意識,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活動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認識。教師還需要扮演評判者角色,對學生的看法與想法等進行評價與點評。這種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索,這對于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三、多設計趣味性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很多事情都有很大的好奇心,那么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多設計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題目,激發學生思維的欲望。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興趣濃厚的事物來創設數學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和小學生喜歡看的一些動畫片進行結合,讓動畫人物陪伴或引導自己學習。對于一些較難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表演其場景,幫助理解題意,抽象數學模型。
想培養成小學生的某種能力是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的,但是如果教師的教育方法用得不對,引導效果也會事半功倍,這就告訴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個教學方法是比較有用的,但是如果教師的問題設計的難度過大過易都是不恰當的,教師要多多觀察自己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的各種影響,要及時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要學會靈活運用。當然,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長時間的相同教學方法使用會讓小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這樣就會讓效果變得適得其反,依舊沒有培養成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上多花智慧和熱情。
四、重視課后作業的布置,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課后作業是檢查學生對新課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測方法,不僅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還可以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時候進行查漏補缺,鞏固數學知識。一個班集體的學生由于有著不同的生長環境,因此學生在學習上也呈現出不同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因材施教,從學生的整體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批次,然后讓不同批次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作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還能防止學生之間互相抄襲作業。
另外,對于課后作業的正確率教師要正確對待,不能將正確率作為布置作業的首要目標,而是要讓學生反映真實的學習情況。因此在對待課后作業的反映結果時,教師不可一味地批評錯誤率低的學生,而是要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無論是教材上存在的課后練習題,還是練習冊上的練習題,都會有一個答案參考書,小學生的自制力非常低,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事先將答案收走,避免學生出現直接摘抄答案的現象。另外在講解課后作業時,教師不能直接將答案說出來或者直接就講解解題過程,可以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先對題目進行講解,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的答案是否是自己得來,另一方面也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路分析,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五、教學后,開展非競賽性質的課外活動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外活動大多以知識競賽為主,小學生為了競賽經常限制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而形成思維定式,這些非常不利于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為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進行延伸拓展,在課外開展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為主的合作交流活動。小學生可以通過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他人的思考方式,長此以往,鍛煉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目標可能得以實現。
在小學的數學教學當中,要學校方面加強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思維方式的形成,同時還需要教師改變一下教學方式。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當下,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轉換角色,不再拘泥于原始枯燥的課堂方式.而是大膽追求創新,做出突破,通過新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力,通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他們后來的學習與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群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7):200.
[2]蘭世鳳.試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策略[J].山西青年,2016(2):237.
[3]羅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探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