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數學教學理念也逐漸從傳統的“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方向轉化。高中數學的難度和深度隨著年級的增長不斷增加,學生的壓力和焦慮感也隨之加重。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按照學生的喜好和數學知識水平進行層次劃分,兼顧每個學生。本文將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生本教育;高中數學;分層教育
前言:區別于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師本教育,生本教育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落腳點”的新式教育思想。生本教育,更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認知,同時也強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這要求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和知識水平及時予以調整。分層教學,就是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產物。
一、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教學立足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基礎,即使是同一班級的學生也存在這數學基礎的明顯差異。傳統教育手段下,教師常常需要“顧全大局”,選擇更貼近大多數人的進度設立教學目標,忽視了數學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學習需求。優等生得不到更高等級數學的學習機會,學困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越差越多。分層教學能夠完美地規避這種現象,讓每一位學生得到針對性的教學培養。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和喜好,進行舉例說明講解。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并由此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熱情[1]。
二、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所忽視的問題
(一)忽視了生本觀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堅持著老舊的教學理念。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力,進行嚴厲教學。面對數學基礎稍弱的同學,更多地采用斥責式教育,按照自己的思想強行將學生的“不會”理解為“腦子笨”“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認為學生有問題應該主動來找教師,而不是教師主動去詢問學生。對于“生本觀念”知識口頭上支持,并沒有應用與實際。忽視了生本觀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隨之降低。
(二)過分強調優生和差生的界定
教師在實施分層教育時,過分強調優等生和學困生的差異。以“分層教育”為口號,強行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這種類型的教師往往會更關注優等生的學習感受。這種直接分門別類的分層方式往往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對于數學教學產生抵抗情緒,進而導致班級內部的不團結。
(三)過度占用課堂時間
教師在教學過程性,遇到個別的同學遇到的問題過度占用課堂時間進行解答。沒有考慮到普通學生的需求,造成時間浪費。分層教育所針對的并不是課堂教學實踐,給更多的是針對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教師和學生針對個別問題,應當站東課余時間進行詢問和解答。教師在注重分層的同時,也要兼顧教學目標的實施[2]。
三、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
(一)備課分層教學
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參考教學目標,進行有目的的預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問題的預設。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教師可以用三個例題作為提問引導。分別是“COS30°=”“SIN300°=”以及“TAN(-1410°)=”三種難度,在設置問題時,預先考慮這三種習題對應的是哪種類型的學生。向哪位同學進行提問。在同學回答正確后,自信心也會相應有所提升[3]。
(二)教學方式分層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更加生動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針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的課堂提問,并設置課堂討論和互動。完成課堂管理和學生自主管理雙管齊下。讓學生在互動中獲得新的理解。
(三)課后練習分層
課后練習的設置,應當同樣采取分層的方式,設置不同難度的課后習題。分別用基礎練習、鞏固練習和提高練習針對不同的學生。讓數學水平較弱的學生使用基礎練習,掌握基本邏輯和技巧,以免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壓力;鞏固練習針對數學水平一般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對以往的知識進行鞏固,深入理解課堂所學,并有適當的難度提升。提高練習主要針對數學水平較高,甚至是參與數學競賽水平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正常課程的同時,根據興趣和需求,提高作業難度。針對以上三種情況,課后練習對應的時間量、難度和靈活性也要有所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運算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讓學生的學習掌握能力也進一步增強。
(四)輔導方式分層教學
教師在進行課后輔導時,應采用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貼近生活的點進行切入,幫助學生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程序框圖時,針對喜歡電子設備的男生,教師可以現場設定程序框圖,用編輯軟件將程序框圖以編程語言的形式做成小程序,讓學生跟著操作。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對于程序框圖有更高層次的理解。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喜愛,激勵學生持續學習的熱情。
結論: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中數學是在眾多學科中仍占就主體地位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重中之重。高中數學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數學教育需要為學生打好基礎,建立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分層教學,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要求教師,關注學生差異,積極正確引導。促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蔣易成.基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分層教學新課堂探索——以“4.2指數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一課為例[J].現代教學,2021(07):60-61.
[2]李慧.一路同行,一路精彩——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和實施研究[J].學周刊,2021(13):35-36.
[3]蒙立勇.“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2):18-19.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蘇北中學 ?馬少創 ?51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