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炎明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因此教育工作者們在進行教學工作當中,要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課堂說理能力進行著重的培養,這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會有著深遠的影響,使得學生知識層面不只會停留在單個層面上。同時數學一直是一科對邏輯性要求較高的學科,特別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是培養學生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更需注重使用數學思維的方法去考慮問題以及鍛煉他們課堂說理的能力。對此,本文首先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與課堂說理培養的意義進行分析,其次著重對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課堂說理提出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培養策略;課堂說理
一、引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課堂說理能力是重要的教學任務,對學生今后學習的走向有著重要影響。數學思維能夠有效的鍛煉發展學生們的思維邏輯分析等能力,而課堂說理可以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條理更加清晰養成一定的洞察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數學授課中,要著重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維能力,正確的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學習,幫助他們養成優良的學習方法與習慣,以便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地發現與探索新的知識,提升自我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課堂說理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其主要目的與意義是讓小學生能夠有一定獨立觀察數學現象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對抽象的數字進行具體化,形成舉一反三的基本學習能力,學會自我觀察進行合理想象從而形成自己的邏輯方式去分析思考問題,形成能夠自主合理總結與歸納數學知識的能力[1]。而建立合理的課堂說理模式,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學生是否能夠有效吸收運用所學知識的弊端,除此課堂還能強化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讓其學生可以語言邏輯來表述數學內容,增強思維的邏輯性,因此引導學生課堂說理,是促進學生學習素養發展的關鍵,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重要一環。與此同時小學生由于年齡普遍較小,自主學習的思維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在課堂學習當中比較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影響與壓力上的干預,在很大層面上這樣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使得成績難以上升。而加強學生們的課堂說理能力可以有效的培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能力,讓學生們在課堂當中可以迅速地掌握一些知識內容的要點,其對知識內容進行全面地學習理解和有效的吸收與消化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與課堂說理培養的建議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促進學生課堂說理能力
數學學習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相對比較抽象,需要學生要有良好的想象力,因此老師在教學當中需要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篇章要求,去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性與心理特征來融合建設有趣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們在特定的環境中,體驗發掘數學知識的閃光點,從而促使小學們在課堂當中學習聽講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提升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自愿參與到情景模式中學習與實踐,從而積極地表達自我想法,達成提升鍛煉學生們的說理能力目的[2]。小學生因年齡比較小的原因,大多數會對周圍環境的新鮮事物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在特定的環境下,可以快速地引起他們去獨立思考問題,再通過自我實踐可以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的體會和感知,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學內容的深層含義與聯系。例如在小學一年級初學階段的課程是去認識球體、正方體、三角形等立體圖形,按照以往的傳統授課方法就會顯得較為枯燥無趣,大部分老師只會單方面地去講解正方體的邊的數量、和面的數量等,這樣相對比較抽象使得大部分學生想象不出來,使得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教學思維。這樣老師可以在教學中拿出幾個實物來展現,通過結合實體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理解,在生活當中也不難找出各種立體圖形,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自主去尋找, 比如,籃球、魔方、乒乓球、水杯等,小學生通過接觸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會產生一定的興趣會非常容易進入場景中,會主動地開啟自己的語言思維,展現自己的想法,促使說是在課堂上勇于發言,形成自主課堂說理的情境。
(二)通過生活,實現教學目的
大部分學習的理論往往都源于實際的生活中,因此老師可以在小學授課當中,通過自己生活中的所見與小學課本中枯燥的知識理論結合起來,引起學生們地在課堂的積極性形成課堂說理的氣氛。并且還可以合理的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加快小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設置一些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數學問題,來讓學生們產生興趣,從而讓學生自主的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以此達到培養他們數學思維與課堂說理能力的目的,提升他們的數學水平。比如可以設置一些和生活相關的應用題:水果市場老板分三次把一批蘋果批發給小商販,第一次賣出的總數的1/3多120個,第二次賣出的總數的1/2少100個,第三次賣出320個。問這批蘋果共多少個?在講解這道題的時候,教師可以有一定的引導,使得學生們用設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樣可以讓本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更加具體不抽象使得數學變得不枯燥還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課堂說理能力。
(三)知識連續性培養
從小學教材的內容當中可以看出,每個章節之間都有著一定的連續,老師應當合理地將,“書本內容”向“教學內容”中進行轉換,并且分析學生們的學習特點與其結合,利用良好的教學模式來教學,以便達成加強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課堂說理的能力。例如:在認識小數這個章節中,教材在它之后又安排了小數的減法和加法,后一章與前一章的知識是緊密聯合的,這種安排非常的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與課堂說理能力,老師應當合理地運用這些規律與特性,充分地利用這些聯系實施到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們復習的優良習慣,再引導學生們在復習當中前后結合知識點,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活躍性,達到穩固知識提高自我能力的目的。
四、結束語
如上所述,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來說,數學思維能力與課堂說理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并且為以后學習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小學以及未來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在授課當中,教師也要不斷自我提去研究發現有助于學生思維特性的授課模式,有效的去引導學生們正確的去學習,從而達成強化學生獨立解決分析數學難題的基本能力,實現小學生數學基本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黃友英 .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J]. 中國校 外教育,2018,(01):140
[2]蘇鳳香.關于新形勢下小學四年級數學說理題教學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36).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南山中復小學 ?福建龍巖 ?366319)